首頁 海上生命線:晚清漕糧海運之路

第二節 漕糧改折

字體:16+-

漕糧改折詔的頒布,與《辛醜條約》後清廷財政局勢密切相關,是清廷麵對巨大危機時的無奈選擇。與此相配套,則有火車剝運一事。即便如此,漕糧改折也因中央與地方財政權力的分野而大受牽製,無法得到通暢的實施。但不可否認,漕糧改折詔畢竟取得了一些實效,並在事實上成為晚清漕運製度、乃至中國漕運製度的一次總結。火車剝運也完成了清代漕糧海運史上運輸工具的又一次飛躍。

向陝西剝運漕糧的活動還未結束,就出現了清廷與西方列強議和的情形,慈禧太後及光緒帝回京的可能性驟增。北京電示江蘇:“須將存滬餘漕,明春一並運津。”江蘇回複,本打算運陝5萬石,已經運出38000石,其餘部分也由滬裝輪赴鄂,未便再行改道。未運之糧,則會準時運赴天津。劉坤一還稱,此次運往陝西漕糧5萬石及白糧1萬石,運費約須30餘萬兩。開銷之巨,令人咋舌。

出於自身考慮,陝西仍然希望各省能繼續向陝西運糧。他們聲稱,陝西所存之銀有439萬餘兩,各省運到及尚在途中之米僅20餘萬石,“如果回鑾在即,盡此數銀糧支發,固無不敷”,但畢竟回期未定,加之警報疊來,“彼族似猶不忘內犯,萬一要挾以萬不能從之事,迫我於不能不再議戰之時,則糧餉兩空,將何以為籌戰籌防之具乎?”即使決無議戰議防之事,銀糧充足也絕非壞事,“將來啟鑾不過多費一番轉輸而耳”。這當然遭到各省的反對。袁世凱表示,雖然山東米價較陝西低,但船隻短少,雇覓為艱。自十裏堡至河南孟津,水程1600餘裏,非數月不能運到。及抵孟津,又須等車陸運,再曆崤函之險,由陝州西行入渭。運至陝境,約需兩三月。與其緩不濟急,不如協款助賑,故隻是提銀3萬兩交差。

李鴻章曾指出,京通倉米經各國出糶,暫不缺食。但京畿一帶秋成中稔,銀價較昂,形勢不容樂觀。在由其主筆、全權大臣奕劻等人聯銜的奏折中,他表示,“京城自經燹之餘,各處倉廒悉為洋兵占據,積儲**然一空”,運漕萬不可緩。另外,剝船在變亂中遭受損失的多達700餘隻,剩餘部分又因洋兵未退,難以雇用。南糧能否轉運毫無把握。加之曆年排造油艌,工繁費巨,運米時船戶水手偷盜攙水,百弊叢生,不如趁機改革,交由火車剝運赴京。當然,現在京津鐵路尚未交還,若令承運漕糧,“權不我操,勢多牽掣”。具體情形隻能有待商量。江浙海運、江北河運及上屆存滬餘米,約共米150萬石,但京倉有90萬石即夠支放。本年匯豐、克薩洋款本息共需銀100餘萬兩,未有抵償。他們欲改折部分漕米。結果江蘇擬折漕30萬石,浙江擬折漕228000石,兩省共折銀136萬兩零,起運95萬石。對此,清廷沒有提出異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