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海上生命線:晚清漕糧海運之路

第三節 最後的歲月

字體:16+-

漕糧改折詔無法得到真正執行,表明清廷在政策上的搖擺和窘境。得以延續下來的江浙漕糧海運,正如風中之燭,在清末雖得到苟延殘喘,但已風光不再。大規模緩征截留與清末政局動**的趨勢不謀而合。這些都清楚地顯示出,清代漕糧海運已經步入了它的最後歲月。

光緒二十九年(1903),江浙兩省首次成功承運100萬石,其餘部分改折。清廷曆來宣稱,交本交折聽民自便。如果折價定得過高,需要向朝廷交納的就多。如果定得過低,百姓不交本色,官府就須自行出資采購。因此,確定折價對雙方都是考驗。由於江蘇漕糧折價一直高於浙江,浙江巡撫聶緝槼奏稱:江蘇漕糧多收折色,以市價征之於民,以市價解之於上,無輾轉折耗。浙漕名為本折兼收,實則本色多而折色少,且向係紅白兼收,秈粳並納,米色未能一律,不能與市價相提並論,故曆年漕糧折價“蘇多浙少”。

江蘇糧道羅嘉傑因對招商局不滿,私自與英方之太古洋行簽訂草約,英方以低價承包原來由沙船承運的六成漕糧。正在和中方討論修約事宜的英國談判大臣馬凱也欲促成其事,隻是盛宣懷極力反對,將合約作廢,賠款了事。經過此番折騰,盛宣懷表示,願意將招商局水腳自本年始,“每石核減銀5分,實計每石例支運費7錢”。此年冬漕於三月二十一日在滬開運,至八月二十三日全數交倉兌運。按規定,仍獎勵京、滬兩地官員各25人,運行過程與以前大致相同。

另一方麵,京城糧食供應不可能因為一紙改折詔,就突然變得容易起來。如果相應的市場機製不能建立,肯定無法期待產生良好的後果。果然,浙江道監禦史瑞璐很快就上奏:“京師糧價昂貴,貧民粒食維艱,請由南省運米平糶,以代漕運。”以前南漕雖然數量有限,但仍充民食,故京城糧價不致甚昂。改折後市場上少幾十萬石糧食,閭閻購食維艱。袁世凱肯定這一主張,並表示南米來源愈少,“舍招商購運,別無良圖”。他曾在二十八年春間奏準每年辦運60萬石,當時津海關道唐紹儀以及前通永道沈能虎,分別負責其事。不料兩江總督魏光燾因南省米價未平,將滬鎮米糧一律禁止出口。袁世凱重申:“畿輔為根本重地,浩劫遺黎,實藉南米為養命之源,豈能因噎廢食!”再次奏請每年準運南米15萬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