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代中國文明 (下卷)

第六節 其他

字體:16+-

兩宋文學與藝術燦爛繁榮。但與此同時,它還是我國曆史上又一個漫長的大分裂時代。10—12世紀,中華大地上主要並存著北宋、遼、西夏三個政權;到1227年之前,南宋、金、西夏又延續著並立局麵。政權並立在帶來戰爭與和平交替往複的同時,也促進了民族的交融。建立遼政權的契丹族、建立金政權的女真族以及建立西夏政權的黨項族,都有機會接觸到燦爛的兩宋文化,並在兩宋文化的影響下,創作出優秀的文學藝術作品。

遼代詩人中,較為有名的有耶律倍、女詩人蕭觀音與蕭瑟瑟。耶律倍身為遼太宗耶律阿保機長子,卻在皇位繼承上敗給弟弟耶律德光,被迫南奔。途中,他寫下了《海上詩》,“小山壓大山,大山全無力。羞見故鄉人,從此投外國”,利用漢字“山”的意象與契丹文“可汗”之意的巧合,使全詩不僅意象鮮明,還隱隱道出詩人內心的苦楚。蕭觀音雖為女子,卻有著雄豪俊爽的氣概與開闊長遠的胸襟。“宮中隻數趙家妝,敗雨殘雲誤漢王。唯有知情一片月,曾窺飛燕入昭陽”(蕭觀音《懷古》),是對曆史的拷問與思索,堪比有著深厚文化修養的文人學士。蕭瑟瑟的詩歌多含政治見解,善用騷體,“勿嗟塞上兮暗紅塵,勿傷多難兮畏夷人。不如塞奸邪之路兮選取賢臣,隻需臥薪嚐膽兮激壯士之捐身”(蕭瑟瑟《諷喻歌》),直指國家所麵臨的危機,勸諫君王選用賢臣,遠離小人。另有一位僧人所作的《醉義歌》,從重陽節飲酒入手,書寫對人生的感慨,表達對隱逸生活的向往,“我愛南村農丈人,山溪幽隱潛修真。老病尤耽黑甜味,古風清遠途猶迍”。瀟灑自在,不拘一格。全詩雖用契丹文寫成,但多用漢文化典故,是民族交融的見證。

金政權由於治下生活著大量漢人,文化發展迅速,出現了眾多優秀的詩人。其一為以金朝初年出使金朝而被羈留的宇文虛中為代表的“借才異代”詩人。宇文虛中雖滯留金朝多年,但始終以宋人自居。他在名篇《在金日作三首》中寫道:“遙夜沉沉滿幕霜,有時歸夢到家鄉。傳聞已築西河館,自許能肥北海羊。”表露出雖身在異域,終不忘故國的心跡。其二為金朝中後期的蔡珪、王庭筠、黨懷英、周昂等“國朝文派”詩人。他們多為文學侍從之臣,不排斥金政權,藝術上仍帶有宋詩的影響,但也形成了粗獷奔放的北方文學氣質。其三為以元好問為代表的金末元初詩人。他們在國勢日漸衰微中看到了民生凋敝、大難將至,進而湧現了一批關心國家大計的優秀作品。其中,元好問生逢金朝後期的動亂,更親身經曆了亡國之痛。個人經曆與國家興亡緊密相連的他用詩歌生動地展示了金元易朝的曆史畫卷,於蒼莽雄闊的意境中宣泄悲壯慷慨的情感。“高原水出山河改,戰地風來草木腥。精衛有冤填瀚海,包胥無淚哭秦庭。”(《壬辰十二月車駕東狩後即事五首》)風格沉鬱,情感雄渾敦厚,元好問對山河變色的記錄力透紙背,令人動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