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代中國文明 (下卷)

二、四六

字體:16+-

在古文運動的影響下,宋朝散文發展迅速且成就高超。然而,與以奇句、單筆為主的散文相對立的以偶句、複筆為主的傳統駢文並未走向落魄和消失,反而與散文相互滲透,形成了頗有特色的四六。“四六”一詞,出自唐朝柳宗元《乞巧文》:“駢四儷六,錦心繡口。”後人因駢文的組成以四字句和六字句的並列或錯綜為主,所以摘取“四六”二字,代稱駢文。

自中唐以來,在古文運動的影響下,散文獲得了巨大發展。然而,宋朝在實際政治社會生活中大量文本仍舊采用駢文書寫,這使得駢文在散文蓬勃發展的環境下仍舊保持了相當的地位與活力。兩宋文士,無不工於四六。而四六在宋朝文化空前繁榮的環境下,也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麵目,獲得了“宋四六”的稱號。受散文的影響,宋四六在文體工整對仗的基礎上,被注入了抒情議論的內涵與縱橫捭闔的氣勢。

宋朝初年駢文多遵守唐朝時的規範,少有開拓與創造。至歐陽修時,他在吸收和運用駢文的長處大力發展散文後,又以散文積極反哺駢文。他一方麵保留了駢文對偶聲律的優點,另一方麵則摒除了五代以來卑弱豔麗的風格,語言自然流暢,清新脫俗,開啟了宋四六的濫觴,奠定了其散文化駢文的基調。此後,王安石、蘇軾等人群起而效法之,形成了宋四六獨特的風格。

宋四六擁有駢文講究對偶的基本形製,剪裁工整,內裏卻有著散文長於議論、少用故事而多用成語的氣質,且喜用長句,用詞樸實,多用虛字以行氣,氣勢充足且生出跌宕起伏之效。如蘇軾的《乞常州居住表》雲:“臣聞聖人之行法也,如雷霆之震草木,威怒雖盛,而歸於欲其生;人主之罪人也,如父母之譴子孫,鞭撻雖嚴,而不忍置之死。”不獨對仗工整,且內容充實,議論有序,氣勢磅礴,開篇即流露出震懾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