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文運動
自西漢末年,佛教傳入中國,又東漢末年,道教產生,中國傳統社會主流文化逐漸形成了“儒、釋、道”並行的局麵。由魏晉南北朝而至隋唐,佛教與道教的興盛使得自漢朝以來儒家的正統地位不斷受到侵蝕,乃至岌岌可危。至唐朝中後期,著名文學家、思想家韓愈開展“古文運動”,主張以古文(即散文)寫作。他在進行文學革新,提出“文以明道”的同時,倡導“儒學道統說”,即“以孟子上承孔子、而自承孟子,並將傳統中上承孔子的顏淵排除在道統的主線之外,以與佛教的法統相抗衡”[2]。
曆經五代戰亂,及至北宋建立與統一,宋朝初年數十年相對和平的環境,不僅使社會經濟逐步得到恢複與發展,思想文化領域也漸漸活躍。最為顯著的變化,是儒、釋、道思想的相互滲透。到北宋中葉,隨著陳摶、周敦頤、張伯端的活躍,吸收佛、道學說以闡述儒學的新學派——宋學產生。在“宋學先驅”胡瑗、孫複和石介對儒學經典義理進行探索的基礎上,“古文運動”領袖歐陽修為宋學注入了全新的活力,使宋朝思想與文化煥發新生。
北宋的“古文運動”繼承唐朝韓愈而來,並伴隨著宋學的產生而不斷壯大。在此之前,文壇上駢體文盛行,講究聲律,稱為“時文”。為保證對仗工整,駢體文常以文害意,導致辭藻堆砌,不得其要領,不切於實用。宋初,梁周翰、柳開等最早開始嚐試以古文寫作。“其中柳開明確他寫作古文的目的,是要繼承韓愈的文統和道統。”[3]然而,直至歐陽修,五代以來“文體卑弱”的局麵並未得到大的改變。
明道二年(1033),宋仁宗親政,開始倡導科舉製度改革,言曰:“近歲進士所試詩賦多浮華,而學古者或不可以自進,宜令有司兼以策論取之。”[4]此次改革後,科舉考試確立起來的追求實質內容勝於文體辭藻的評判標準,為古文運動打開了突破口。以古文進行寫作的文人在逐漸取得政治地位後,又積極倡導古文。嘉祐二年(1057)正月,時任翰林學士的歐陽修主持科舉考試,對以駢體文應試者“痛加裁抑”。此後,士子由原先習“時文”應舉,改為習“古文”應舉,“古文運動”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這一年的科舉中,湧現出了後來躋身“唐宋八大家”之列的蘇軾、蘇轍、曾鞏。他們與歐陽修、王安石、蘇洵一起,成為繼唐朝韓愈、柳宗元之後,北宋中葉的古文作家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