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家的科學:倫敦科學博物館的曆史透視

第三章 科學博物館和第二次世界大戰

字體:16+-

薩德·帕森斯三世

雖然第二次世界大戰已經得到了廣泛的研究,但是國家寶藏館,特別是科學博物館的地位,相比較而言,往往遭到忽視。在戰爭期間,保護藏品的政策從簡單地隱藏在安全的地方發展到建立保護和保存藏品的係統。一旦藏品離開了博物館,尤其是科學博物館,就很可能用於其他目的。戰爭結束後,各種國家級博物館麵臨著嚴重的製約,但科學博物館逃過了一劫,它受到的影響相對較小。所以,科學博物館能夠在1946年迅速重新開放。除了先前的藏品管理,戰爭還給幾個國家收藏機構(包括科學博物館)提供了一個機會。無論是轟炸機的客觀威脅還是展覽主題的選擇,航空業在此期間一直是展覽主題之一。

動力飛行發展之前,英國深受皇家海軍(Royal Navy)的保護,但空軍打破了權力平衡。1903年12月17日,萊特兄弟首次成功地用一個空氣飛行器的動力裝置控製飛機飛行。自此,萊特兄弟成為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1901年,萊特兄弟的成就報告傳到歐洲。1902年,一位名叫費迪南德·費伯(Ferdinand Ferber)的法國人,根據他知道的模糊細節組裝了萊特滑翔機。1903年年初,費伯和奧克塔夫·沙努特(Octawe Chanute)推廣他們的不精確版萊特飛機,並呼籲在法國進行更多的航空研究。[1]1904—1906年,英國、美國、法國、德國、意大利、俄羅斯、奧地利和日本進行談判,簽訂了有關飛機方麵的契約。隨後,在1907年,查爾斯·R.弗林特(Charles R.Flint),一個國際知名軍火商,成為萊特兄弟的代理商。[2]飛機迅速進入公眾的視野中。1908年,威爾斯發表小說《航空之戰》(The War in the Air),這是第一篇關於空中戰爭的虛構小說。[3]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那段時間,關於下一次世界大戰的小說很受歡迎。諾埃爾·彭伯頓·比林(Noel Pemberton Billing)——飛行員先驅,彭伯頓·比林公司(後來以電報致辭出名的超級馬林公司)的聯合創始人,在1928年寫出一部名為《叛國罪》(High Treason)的戲劇,於1929年拍成電影。威爾斯發表了描繪未來戰爭的第二個作品,即《未來輪廓》(The Shape of Things to Come),這個作品發表於1933年。隨後在20世紀30年代,《1940年的空中戰爭》(The Gas War of 1940)、《戰爭中的女性:一部熱門的戲劇》(War Upon Women:A Topical Drama)、《四天戰爭》(Four Days War)、《威脅:一部未來的小說》(Menace:A Novel of the Near Future)等作品陸續發表。雖然小說的差異很大,但是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集中、毀滅性攻擊一個主要的城市(或者許多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