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新聞報道的客觀性,還必須從宏觀和微觀兩個方麵加以認識。有些報道雖然在微觀上是客觀的,但在宏觀上卻是非客觀的。西方新聞界對20世紀90年代初東歐局勢變化的一些報道就是典型的事例。這些報道堅持認為,東歐國家的變化是由於這一地區國家的人民對政府和執政黨領導的錯誤不滿,從而導致對社會製度的不滿造成的。這在微觀上有其客觀性。但是,從宏觀上看,這類報道卻是非客觀的,因為報道本身忽視了世界上兩種主要社會製度鬥爭的事實。
微觀上的客觀報道,由於事實、人物、時間等具體而確實,使人感到它有難以辯駁的客觀性,具有一種征服讀者的力量,因此往往起著引導讀者的作用。調查表明,多數讀者願意看到具體生動的報道,而對那些抽象和說理的報道則常常是排斥的。當然,宏觀的報道同樣應該是具體和生動的,因為它所報道的內容也是客觀事實。但是,由於它同微觀的事實的聯係是深層次的和更為複雜的,要求記者在報道時要掌握全局的變化,了解在表象之下的各種事物之間的真正聯係以及對於事物發展方向的預測,因此其難度無疑大於微觀上的客觀報道。
誠然,宏觀和微觀又是互相作用和相輔相成的。隻有從微觀入手,才能從宏觀上把握事物的發展現狀和趨勢,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微觀事實都是反映宏觀趨勢的。如果記者不能站在一定的高度,那就可能“隻見樹木不見森林”。因此,問題的關鍵在於主體如何抓住那些代表了宏觀發展趨勢的微觀上的事實。因此,可以這樣說,國際新聞報道的客觀性,並不在於宏觀和微觀報道的本身,而在於如何從無數的微觀事實中,選取那些在宏觀上表現“自在之物本身”的東西。隻有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克服前述的製約因素的影響,從而最大限度地在國際報道中體現客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