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界博覽會:商品膜拜的聖地
1851年,世界藝術與工業展覽會在倫敦的海德公園開幕,這一展覽被視為設計在19世紀中葉的一個分水嶺,同時進一步確定了在歐洲存在著一種具有異質性的中產階級消費文化,這種文化將普通商品同大量進步的理念以及社會變革緊密地聯係在一起。這次博覽會的入場人次高達600萬,是當時倫敦人口的3倍。世界藝術與工業展覽會正如它曾經宣稱的那樣,是作為一個國家性的博覽會存在,在舉辦過程中,由於吸引了14000多名製造商,而且其中半數以上來自英國以外的國家,因而變成了一個國際性的博覽會。這一博覽會在一個臨時性建築物中舉行,由從園藝師轉為建築師的約瑟夫·帕克斯頓爵士擔任設計。他對於鑄鐵和熟鐵構架的大膽使用,贏得了廣泛的關注。它那非凡、廣闊而堅硬晶瑩的玻璃幕牆,完全取代了對傳統建築材料如石料的使用。這座被同時代作家們稱頌為“水晶宮”的建築物,在工業科技所展現出來的諸多可能性中,成為現代、進步和信心的有力注解與詮釋。盡管參展的產品並不是用來銷售的,但是參觀者對如此眾多的產品近距離的欣賞,將參展產品同中產階級對遠景的遙想以及對所有渴望的實現聯係了起來。
理查德曾舉辦過一個以19世紀為背景的戲劇表演展,暗示當商品進入人們的“聯想世界”時,它已經不再是以前的商品了,在某種程度上被人們變形了。他特別提到1851年倫敦世博會含蓄地置換新近的“1830年代與1840年代的社會動**”的方法:
它著手修正曆史的方法就是遮蔽它。每件展品附帶的難以閱讀的小卡片,幾乎都沒有告訴讀者這件物品是何時何地製作的,也沒有說明其使用者和用途。與博物館不同,博覽會很難讓人們認清個別物品的來源。恰恰相反,它的空間通過使過去完全在場而修訂了過去……通過以現在的光亮外殼包裝過去,博覽會既慶祝了過去又徹底消滅了它。[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