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廣告文化學

第一節 現代性的麵貌

字體:16+-

一、現代生活的畫家:波德萊爾的現代性概念

(一)過渡、短暫、偶然

社會理論中的“現代性”一般指急劇變化的時代體驗,這是由整個社會結構的改革事業引起的。1863年,波德萊爾在《費加羅報》上發表《現代生活的畫家》的文章,宣稱現代畫家不會在過去的風俗和傳統中尋找美。美的古代典範不是永久的。它們不再適合“我們的時代”,它們不是“我們的模式”。我們時代的藝術家必須捕捉現代生活的精神:

他尋找我們可以稱之為現代性的那種東西,因為再沒有更好的詞來表達我們現在談的這種觀念了。對他來說,問題在於從流行的東西中提取出它可能包含著的在曆史中富有詩意的東西,從過渡中抽出永恒。……現代性就是過渡、短暫、偶然,就是藝術的一半,另一半是永恒和不變。[1]

在波德萊爾的文章中,現代生活的畫家把時間體驗為一條勢不可當並向未來奔去的線。由於每一個當下的時刻都會迅速成為過去,藝術家隻好從“過渡、短暫、偶然”中釋放古典和永恒之物。但時間滋養了如此繁多易逝的新奇和流行之物,以致藝術家經常要麵對“倦怠”的問題。他試圖讓時間停滯,以便從重複中捕捉獨特的東西。

波德萊爾定義的“現代性”特點就是他置身於19世紀的現代生活的特性。他強調這種現代性(現代生活)的重要性,是因為這種現代生活中同時蘊涵著美,這種現代生活的過渡性、短暫性和偶然性中包含著美——美既可能蘊涵在永恒性中,也可能蘊涵在短暫性中:“美永遠是、必然是一種雙重的構成……構成美的一種成分是永恒的、不變的,其多少極難加以確定;另一種成分是相對的、暫時的,可以說它是時代、風尚、道德、情欲,或是其中一種,或是兼容並蓄。它像是神秘有趣的、引人的、開胃的表皮,沒有它,第一種成分將是不能消化和不能品評的,將不能為人性所接受和吸收。我不相信人們能發現什麽美的標本是不包含這兩種成分的。”[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