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廣告文化學

第二節 性與性別

字體:16+-

一、性感信息的傳達:廣告中的性訴求

弗洛伊德理論在營銷方麵的大部分應用是與性聯係在一起的,比如說,一些分析家指出,對許多男人來說,一輛跑車就是性欲滿足的替代品。事實上,一些男人看起來過度地依附於他們的汽車,花費許多的時間去洗刷和擦亮它們。有汽車廣告這樣描述:“當你穿越金屬薄板和欲望時所發生的事情”,這就加強了一種觀念:汽車除了能滿足其功能上的需要,還可以象征性地滿足消費者性欲方麵的需要。

約翰·伯格在《觀看之道》中指出性對推銷產品的作用不容小覷:“廣告日益利用性欲推銷各種產品和服務。可是這種性欲本身絕無自由可言,它不過是一種象征,象征某種設想為比它更優越的事情,那就是隨心所欲購買一切的美好生活。擁有購買力就擁有吸引異性的能力,這偶爾也成為明確的廣告信息。”[1]潛意識和幻象與消費者宗教般的購物情結由此開始了循環論證,兩者互為索引、互相規定。

1972年,美國國家航空公司的廣告中,漂亮的空姐帶著誘人的表情號召大家搭乘該公司的飛機,“我是雪莉,和我一起飛吧。”(原文為“Fly me”,“Fly”是一個雙關語,這句話還可以理解為“和我**吧”)一年之後,美國國家航空公司的顧客增加了23%,航空公司適時推出了一係列後續廣告:一群漂亮的空姐向讀者做出“服務承諾”——“我們將為您提供前所未有的高質服務。”(原文為“I'm going to fly you like you've never been flown before”,也可理解成“這將是一次你從未有過的**體驗”)

1980年,在卡爾文·克萊因的廣告中,當時15歲的超級名模波姬·小絲穿著一條緊繃的牛仔褲,屁股高高向上地翹著,“想知道我和‘卡爾文’之間有什麽嗎?”她性感地低聲說,“什麽也沒有”。這場利用未成年人打暗示性廣告的實驗,預示了未來30年裏卡爾文·克萊因的發展方向:它們後來還有兩段不加遮掩的女童色情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