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物品向符號的轉化:針對物品的論述和作為物品的論述
起初,目光將沿著一條又長、又高、又狹窄的走廊,在灰色的化纖地氈上向前滑動。兩邊牆上是淺色木料打成的壁櫥,銅鑲邊閃閃發亮。牆上掛著三幅版畫,其中一幅畫著愛普森馬會上的冠軍,一匹喚作“雷鳥”的馬,另一幅表現的是“蒙特羅城”號槳船,第三幅上繪有斯蒂文森式火車頭。再往前去,緊裏邊兒是一道皮質的帷幔,懸在黑色帶條紋的、粗大的木環上,輕輕一拉就可以移動。化纖地氈的盡頭緊接著淺黃色的鑲木地板,上麵鋪著三條色彩黯淡的地毯,但並沒有全部遮住它。[1]
這是喬治·佩雷克的小說《物》中的第一段,作為一個富於探索性的、完美的開端,它包含著豐富的意義潛力。就全書的宏觀布局而言,人物幻想中的居室出現在他們自己正式登場之前,“物”的顯現先於麵向事物的主體“意識”的顯現,這種時序安排已經暗示了小說主人公借“物”以造“我”的存在方式。而在敘事話語的微觀層麵上,人物在潛意識中建構“想象性自我”的過程本身更被場景化了。
《物》表現的是一對從大學退學不久,從事廣告工作的青年情侶在20世紀60年代的日常生活。他們身處巴黎這個消費文化的中心,一心想依靠對各種各樣的“物”的觀照和想象來對抗揮之不去的虛無,獲得明確的身份認同,卻又極度清醒,富有自我批判意識,對這種毫無指望的沉溺狀態日益不滿。
鮑德裏亞在《物體係》一書中結合這部小說分析了當代社會對“物”(實則是對物的“意義”)的消費機製,指出:“消費是一種[建立]關係的主動模式(而且這不隻是[人]和物品間的關係,也是[人]和集體與和世界間的關係),它是一種係統性活動的模式,也是一種全麵性的回應,在它之上,建立了我們文化體係的整體。”[2]如果消費這個字眼要有意義,那麽它便是一種符號的係統化的操控活動。鮑德裏亞認為,佩雷克《物》所描寫的物品並不像巴爾紮克小說中的物品那樣各自具有“實在性”,而是被抽象之後加以重新組合,成為一個新的意指係統中的元素,因此消費行為即是對作為符號的物的係統擺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