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拉什·席夫鋼琴獨奏音樂會
時間:2011年2月27日
地點:北京國家大劇院音樂廳
謝幕:六次
上座率:80%
曲目:J.S.巴赫《平均律鍵盤曲集》第二卷1曲—12曲;貝多芬鋼琴奏鳴曲No.31 & 32(Op.110 & 111)
加演曲目:兩首(舒伯特)
北京,雪後初融,安德拉什·席夫第一次為中國內地的聽眾奉上佳音。2月27日夜,在國家大劇院音樂廳,我們終於迎來了這位大師。這場重量級音樂會的預告甚至早在半年前就已放出,聽眾翹首企盼,上海和廣州的樂迷甚至專程前來聆賞。
珠聯璧合“新約—舊約全書”
席夫此次獨奏音樂會的曲目挑選頗有講究,上半場是巴赫《平均律鍵盤曲集》第二卷的1曲—12曲,下半場是貝多芬晚期鋼琴奏鳴曲Op.110和Op.111。巴赫的《平均律鍵盤曲集》被稱作鋼琴文獻中的“舊約聖經”,而貝多芬鋼琴奏鳴曲被譽為鋼琴曲中的“新約聖經”。這一上、下半場的曲目設計,對應了“鋼琴《聖經》”上、下兩闕的合璧,頗具匠心。中年的席夫(58歲)越來越顯示出他的深思熟慮和整體設計,這在整場演出中也處處有所體現。
席夫在DECCA灌錄的那套著名的巴赫《平均律》,一直是榜中的經典,許多人對他演奏巴赫的印象也大多來自那套唱片,並且停留在那個時代(其時席夫不到40歲)。而貝多芬鋼琴奏鳴曲,則代表了席夫最近十年的心得。作為一個支持“本真演繹”和“古樂”的死硬派,事實上,這場音樂會我是衝著貝多芬的兩部晚期鋼琴奏鳴曲去的。盡管席夫的巴赫享有廣泛的讚譽,但因為既不是古樂版本,也並非本真演繹,所以,本沒放在心上,但現場的聽音感受徹底顛覆了我的預設傾向。
巴洛克:“本真”還是“現代”?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本真演繹與現代演繹的爭戰一度水深火熱,各霸一方,各不相讓。本真演繹背後是嚴謹的學術研究與曆史還原,而所謂“現代演繹”並非是單一的表現風格,而是一種旨在進行所謂“美學詮釋”(而不是拘泥於學術和古樂器)的每一個時代的“當代演繹”的演變史,它具有廣泛的音響形態和高度的包容性。我無意在本篇展開關於這一爭執的論述,重點是:事實上,在最近10年,“本真演繹”和“現代演繹”正在互相借鑒,“本真演繹”越來越關注美學表現和可聽性,而“現代演繹”則不斷用學術基礎充實自己,並越來越多地借鑒和吸收“本真”的養分。席夫便是後一種類型的代表,這正是我在27日當晚聽到的。他已經不是那個90年代初灌錄《平均律》唱片時的席夫,已經脫胎換骨,煥然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