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做了皇帝,西漢建立了,但這並不代表劉家從此就可以毫無憂慮地坐穩天下。因此,到五月份,也就是劉邦做了3個月皇帝之後,他對群臣提出了一個重要的問題:究竟我劉邦為什麽能得天下?項羽為什麽會失天下?他強調,一定要據實回答,不得隱瞞。於是,高起、王陵二人老老實實地回答道,陛下輕慢而好罵人,項羽仁愛而尊敬人。然而,陛下攻城略地之後,會將虜獲與屬下分享;項羽卻嫉賢妒能,有所得不與人分享。劉邦不同意他們的說法,提出了自己的解釋,說他勝過項羽的關鍵是知道如何使用人才。例如,運籌帷幄、決勝千裏有張良,鎮撫百姓、力保後勤有蕭何,將兵百萬、攻城拔寨有韓信,這些事不是他劉邦一人所能,但他能選用這幾位人才來承擔。項羽有一個範增,卻不能好好使用。這就是為什麽劉邦勝利,而項羽失敗的原因。劉邦固然點明了他和項羽在用人方麵的區別,但高、王二人所言也是有道理的,劉邦之所以能夠讓人才發揮作用,與他舍得賞賜,即所謂與臣下分享虜獲有關。不過,高、王二人隻說出了一半,另一半卻藏了起來,那就是,劉邦還知道如何用強製手段控製臣下,防範他們造反。高、王二人所言還反映了一個事實,那就是為了爭取各路將領的支持,劉邦大封王侯,這實際上是對秦朝單純實行郡縣製的一種反動。
始皇帝統治時期,關於分封與郡縣就有幾次討論。到漢初,這仍然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公元前201年,有人向劉邦告發楚王韓信謀反。劉邦采用陳平之計,假裝到雲夢巡遊,趁機抓住了韓信。此時,一個名叫田肯的人前來向劉邦獻計,他認為齊地富饒廣大,又有泰山之固,是可以與關中媲美的地方,隻能分封給至親的子弟。劉邦采納了他的建議,將曾經分封給韓信的齊、楚兩地都封給了自己的親屬。田肯看到了齊地的重要性,劉邦則看到,必須要將重要的地方交給自己人掌握,才能穩固劉氏的天下。他覺得秦朝滅亡的教訓之一,就是在各地起義風起雲湧之時,卻沒有嬴姓子弟挺身而出,原因就是秦朝沒有將皇室子弟分封到各地,他認為這是一個教訓,因而他要分封劉氏子弟;此外,他還必須要考慮西漢初建立之時的國內形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