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的滅亡,不僅表明一個朝代的結束,同時,也表明諸侯混戰局麵的到來。在子嬰向劉邦投降之後一個多月,各路諸侯相繼到達關中。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曆史上傳奇迭起的楚漢相爭展開了序幕。
楚漢相爭的主角是項羽和劉邦,但這兩個人有著迥然不同的出身背景和性格特點。項羽,名籍,字羽,出身於世世代代在楚國為將的項家。戰國末年在楚國領兵抗秦的將領項燕,就是項羽的祖父,也就是項羽叔父項梁的父親。項家封在項(今河南省項城市)這個地方,因而以地名為氏。項氏有封地,因而項羽本身也算是出身貴族,這當然是起兵反秦的良好基礎。少年時期的項羽既不愛學文,又不想學武。他對項梁解釋道:“學文不過是為了認字記姓名,學武又隻能力敵一人,我想學的卻是萬人敵。”項梁大喜之下教他兵法,但也沒有學成。始皇帝巡遊天下時,項羽擠在圍觀者中間,情不自禁地說,“彼可取而代之!”可見,他的心中存有逐鹿天下之誌。史書上記載,項羽身高力大,大家都很懼怕他,顯然是一個勇武超人的好漢。劉邦與項羽恰恰相反,他出身十分平凡,父親稱太公,沒有名字;母親稱劉媼,姓氏也沒有留下來;至於劉邦本人,人稱“劉季”,表示在家中的排行,即劉家最小的那個,“邦”這個名字還是奪取天下之後取的。這就是說,劉邦不過是一介平民,而且還是層次比較低的那種。他的為人,表麵看來粗獷隨和,豁達慷慨,又喜好酒色,似乎是一個快樂的無賴漢,其實內心極端自私狹隘而又堅忍執著,非常人可比。有趣的是,劉邦也見過始皇帝,他的感慨卻是:“大丈夫當如此也!”表現了強烈的欣羨之情。劉邦的起事充滿波折。他曾任亭長,是鄉下麵一級管理治安的非正式官員。他在擔任縣吏的好友蕭何、曹參,以及市場賣肉的樊噲等人的幫助下殺掉沛縣縣令,起兵響應陳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