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列國興起、周天子的權威不斷下降的過程中,一些諸侯在國內的權威也受到勢力膨脹的卿大夫的挑戰,政出私門就是這個時期異常凸顯的現象。與周天子相比,各國諸侯的命運似乎沒那麽幸運,一旦卿大夫們造反,他們丟失的不僅是權力與土地,甚至連身家性命也屬之他人。司馬遷說的“弑君三十六”[4]隻是個概數而已,春秋時期到底有多少國君成為卿大夫的刀下鬼,恐怕是不能得出一個確切的數字了。不過,政出私門是有一個過程的,世卿家族的發展因時而異,因國而異,甚至因人而異。
一、晉國
晉國是最早出現世卿篡權的國家。公元前745年,晉昭侯封其叔父於曲沃,號為桓叔。也許是出於尊敬,抑或是沒有前車之鑒,這位侄兒封給叔父的地盤要比自己的地盤大得多,由此釀成了晉國後來近60年的內亂。從晉昭侯到晉緡侯6位國君,隻有晉鄂侯比較幸運,其他5位都被弑。曲沃小宗在與晉侯的鬥爭中不斷壯大,桓叔傳至其孫曲沃武公,最終滅掉晉侯,篡位為君。這期間周天子的態度頗耐人尋味。周平王、周桓王都曾派遣軍隊進攻曲沃,試圖剿滅這一亂臣賊子,恢複宗法社會的秩序。但到了周釐王,隻是收了曲沃武公的一些寶器,就來了個180度大轉彎,承認其為諸侯。這大概是因為鄭莊公給周桓王的一箭,徹底射掉了天子的威嚴吧!曲沃小宗可以說是給各國世卿的造反開了一個頭,以後再也沒有什麽力量能夠阻止這種事情的發生了。
但是宗法製度的影響還是很深遠的,此後直到公元前379年田氏代齊,雖然各國弑君不斷,但從未有取而代之的世卿出現,晉國可以說是一個特例。
晉國世卿重新得到大規模分封是在晉文公在位時,狐、欒、趙、魏、荀等實力較大的世卿幾乎都是在此時受封的。晉文公不僅德才兼備,而且能夠很好地處理君臣關係。當年他流亡到齊國時,因為貪戀與齊國女子的夫妻恩愛生活,忘卻了自己的“四方之誌”。狐偃和趙衰密謀將他灌醉,帶他離開齊國。重耳酒醒之後大怒,揮戈要殺狐偃,甚至撂下一句話:“如果不能登上君位,就吃了你的肉!”狐偃則說:“我的肉很腥臊。”後來重耳在秦穆公的幫助下得以回國,狐偃還是為這件事情擔心,回國途中,重耳就在黃河邊上向河神發誓:“此事既往不咎!”重耳回國即位,是為晉文公。晉文公在位期間,世卿雖多,但都很安分,君臣一心,所以才能南敗楚國,西卻強秦,終於建立了晉國的霸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