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形文字是蘇美爾人創造的,後被阿卡德人繼承,並發展為巴比倫語和亞述語,又由巴比倫人和亞述人傳給波斯人等周邊民族。然而,解開楔形文字之謎卻恰恰要沿著相反的方向進行。具體地說就是,屬於印歐語係的古波斯楔形文字的釋讀成功是打開阿卡德語(巴比倫語和亞述語)迷宮的鑰匙,阿卡德語的釋讀成功又為解開人類最古老的文字——蘇美爾語之謎奠定了基礎。
一、先驅者們的探索
西方人最早關於楔形文字的記載可以溯源到曆史之父希羅多德,他在其名著《曆史》(Ⅳ,89)中曾提到過這種文字,把它稱為“亞述文”(Assyrìa grāmmata)。但在隨後漫長的曆史歲月中,楔形文字便鮮為人知。1621年10月21日,意大利旅行家和商人彼得羅·德拉·瓦萊在從波斯的設拉子城(Shiras)寫給他在意大利那波利城的朋友的信中,提到了楔形文字。信中還摘錄了一小段文章,包括5組符號。他甚至正確地斷定,這種文字是從左向右讀的。歐洲人所見到的最早的楔形文字便是瓦萊從波斯古都波斯波利斯(Persepolis)的大流士皇宮的牆壁上臨摹下來的。當時人們對這種文字非常陌生,以至於有些學者甚至懷疑它根本就不是真正的文字,而隻是一種裝飾品而已。1673年,年輕的法國藝術家安德烈·多利埃爾·德斯蘭德斯(André Daulier Deslandes)發表了第一份準確的波斯波利斯王宮版畫,在其上抄錄了銘文上的3個符號,認為它隻是裝飾物。這種看法在當時及之後相當長的時間裏都很普遍。但隨後在巴比倫尼亞和亞述進行的考古發掘很快證明,楔形文字是這一地區唯一常用的文字。
最早對楔形文字進行釋讀的是17世紀末的英國旅行家托馬斯·赫伯特(Thomas Herbert),他早年曾擔任英國駐波斯大使。1677年,他發表了一份隻有3行文字的複製品,並認為它由單詞或音節組成。他根據波斯王宮保存完好的銘文,正確地推斷出這種文字是從左向右讀的,並確認其為波斯人的語言。1693年,英國駐東印度公司代表塞繆爾·弗勞爾(Samuel Flower)發表了一份由20行文字組成的波斯波利斯銘文,這份銘文被稱為真正的銘文,雖然它隻包括23個獨立的符號。1700年,托馬斯·海德(Thomas Hyde)在其一部有關古波斯宗教的著作中,複製了弗勞爾的銘文,並把它稱為“楔形文字”(Cuneiform)。這是這種文字首次獲得這一名稱,此後便被普遍采用。遺憾的是,海德仍不相信這種符號表示具體的含義,還認為它隻是裝飾品。1711年,英籍法國旅行家謝瓦利埃·卡爾丁(Chevalier Chardin)複製了第一份完整的波斯波利斯王宮的銘文,他青年時曾三次去到波斯波利斯。3年之後,卡爾涅利·萊布魯姆(Carneille Lerbrum)發表了更為精確的三種語言的銘文抄本。但最終為釋讀波斯楔形文字鋪平道路的是丹麥數學家卡爾斯滕·尼布爾。1788年,尼布爾發表了由三種語言組成的準確、全麵的波斯波利斯銘文,指出銘文應該從左向右讀。他認為,這三種銘文代表著楔形文字的三種不同形式,並稱之為第一種(Class Ⅰ)、第二種(Class Ⅱ)和第三種(Class Ⅲ)。在尼布爾看來,第一種非常簡單,第二種比較複雜,第三種最複雜,所含的符號特別多。他甚至正確地分析出第一種由42個符號組成,這種形式代表著這種文字的一種字母排列方法。但他沒有進一步確認這三個種類實際上代表著三種不同的文字,而認為它們是同一語言的三種不同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