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代羅馬文明

第二節 帝國的哲學家

字體:16+-

一、愛比克泰德

愛比克泰德(Epictetus,約公元55—約135)是古羅馬著名的斯多葛派哲學家。關於他的生平我們所知甚少。約公元55年,愛比克泰德出生於羅馬東部弗裏吉亞(Phrygia)的希拉波利斯(Hierapolis)的一個奴隸家庭。約5歲時,他被賣到羅馬,成為權貴埃帕弗洛迪圖斯(Epaphroditus)的奴隸。愛比克泰德不但出身低微,而且身體孱弱,腿有殘疾,據說這是他做奴隸時受到嚴酷懲罰的結果。從早年開始,愛比克泰德就崇拜神靈,並顯示出很高的哲學天賦,他師從當時著名的斯多葛派哲學家蓋約·穆索尼烏斯·魯弗斯(Musonius Rufus),且深受影響。最終,愛比克泰德成為魯弗斯最有名氣的學生。被主人釋放後,愛比克泰德在羅馬一直從事哲學教學,直到公元89年,元首圖密善擔心哲學家們日益強大的影響力會對自己的地位構成威脅,驅逐了包括愛比克泰德在內的哲學家們。之後,愛比克泰德在伊庇魯斯的尼科波利斯(Nicopolis)建立一所哲學學校,以教書終其一生。在那裏他的聲望吸引了大批追隨者,其中包括許多上層社會的羅馬人。

愛比克泰德生活在羅馬帝國初期,這是一個新舊更替的時代。在經濟領域,高度發達的奴隸製經濟取代了傳統的農業經濟;在社會生活領域,傳統的家庭、宗教和道德觀念也不複存在;在政治領域,隨著城邦共和體製瓦解,一切主動權都從元老貴族手中轉移到元首及其臣屬手中。由於公民與國家關係的疏離,個人日益從政治生活退回到個人生活。在一個紛繁的,充滿權力、金錢、榮譽、欲望、快樂與不幸的世界裏,我們如何才能過上幸福而充實的生活?我們如何才能夠做個好人呢?這是愛比克泰德終生致力尋求的兩個問題。愛比克泰德一生授課教導別人,並且完全實踐著自己的倫理道德思想。他一生清貧,長期居住在一間小屋裏,除了一張床,一盞燈以外,幾乎一無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