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代羅馬文明

第三節 科學與法學

字體:16+-

一、農學與地理學

拉丁民族是古代世界典型的農耕民族,農業是羅馬最重要的生產部門。重視農業發展是羅馬政府的重要職責。根據老普林尼的記載,那些對田地疏於耕耘的公民常常會受到監察官的指責。[121]加圖也說,我們的祖先在讚揚一個好人時,就稱讚他是一個好農民、好莊稼人。凡是受到這樣稱讚的人,就被認為受到了最大的稱讚。[122]加圖認為,那些最堅強的人和最勇敢的士兵都出身農民;農民的利益最清廉、最穩妥、最不為人所妒忌。從事這種職業的人絕不心懷惡念。[123]他們“所過的是一種神聖和有益於人的生活”[124]。由於農業在羅馬社會中所處的核心地位,所以,早在公元前2世紀,羅馬就出現了專門研究意大利農業的專(譯)著。這些作品不但大大提升了羅馬人認識世界的能力,而且也使羅馬人改造世界的行為有了更合理的理論支撐。

加圖是古羅馬傑出的演說家和文學家,同時也是拉丁農學的創始人。他於公元前160年完成的《農業誌》是羅馬曆史上第一部農業著作。此書是加圖在總結自身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寫就的經典作品,融知識與經驗於一體,是當時不可多得的農事指南書,對社會影響很大。

圖7.19 羅馬鑲刻公雞

加圖的《農業誌》用拉丁文寫成,全書共162章。加圖曾是士兵、文人、政治家,但最重要的他還是一位農民、一位有知識的農民。他在雷阿特、圖斯庫魯姆、坎佩尼亞、維那弗魯姆、卡西魯姆等地都有地產,書中的許多觀點都是其長期實踐的結果。加圖論述了意大利中等莊園的選擇原則、經營模式、莊園人員的配置原則以及莊園的大致規模和莊園工作的四季安排。加圖式莊園以自給自足為主,但對意大利的商品市場並不排斥,也不抵觸。從曆史的視角看,加圖式莊園應該是由小地產向大地產發展過程中的非常典型的中間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