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現在,普羅科菲耶夫的很多鋼琴作品還被認為是鋼琴家與鋼琴的搏鬥。在黑白鍵盤上,猛烈的敲擊與不和諧的和弦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曲家的個性在其中鮮明地表現出來,因此,人們也將特立獨行、標新立異的標簽與普羅科菲耶夫的名字聯係在一起。
普羅科菲耶夫的創作可以追溯到他的童年時代。那時,稚氣未脫的小品就已經顯示出他獨到的作曲天賦。他曾經將母親演奏鋼琴時的一段旋律記錄了下來,用自己的理解加入一些元素,隨後寫在紙上,並標注了《印度加洛普舞曲》。隨後,他將這部作品煞有介事地改了數遍,最後清晰地謄寫在一張新五線譜紙上,用袋子把它封好,並用金粉寫了幾個大字“作曲:謝爾約申科·普羅科菲耶夫”。據說,這個袋子一直伴隨普羅科菲耶夫,與他一起離開蘇聯前往巴黎。
普羅科菲耶夫較早期的創作仍以傳統化的浪漫小品為主,但是生性喜歡“走自己的路”的普羅科菲耶夫逐漸不滿足於這樣的作品,從結構主義到抒情的散文化音樂,青年時代的他不斷嚐試,又不斷否定自我,尋找重生。在聖彼得堡音樂學院中,普羅科菲耶夫跟隨裏姆斯基-科薩柯夫、格拉祖諾夫等當時著名作曲家學習作曲。深受這些作曲家現實主義作風的影響,柔弱傷感的藝術風格和習慣性的美感標準對於普羅科菲耶夫來說是矯情而滑稽的。他在“曆史上的先鋒運動”的影響下,追求剛健有力、對比強烈的藝術效果。寫於1913年的《G小調第二鋼琴協奏曲》就是普羅科菲耶夫作為一名熱血青年躊躇滿誌的縮影。
《G小調第二鋼琴協奏曲》帶有普羅科菲耶夫的典型性格,迸發著節奏的力量,充滿活力、熱情。作品富於奇思異趣,在調性上也是極盡想象力,運用不同調式的豐富色彩將和聲效果大膽擴展,其中蘊涵的音樂風氣煥然一新。這部協奏曲的首演由作者親自擔任,一石激起千層浪,評論界甚至出現了對這位年輕作曲家看法上的冰火對峙,有評論家認為普羅科菲耶夫根本不懂作曲技法,隻是在鋼琴上胡亂彈奏出刺耳的音樂,而另一部分人卻對這部作品大加褒揚,認為它是反傳統的傑出代表。《第二鋼琴協奏曲》在創作首演之後,曾一度消失,有人說原因是原譜丟失,所以這部作品沒有再次出現在舞台上。直到1923年普羅科菲耶再次憑記憶整理該部作品,並將其出版,《第二鋼琴協奏曲》才重新閃耀光輝,尖刻的謾罵與讚歎一直伴隨這部作品長達30年。最終,時間褪去了所有爭論,這部被稱為“持續地敲擊不和諧和弦”的鋼琴作品,最終以嶄新的音樂語言征服世人,成為世界樂壇常演不衰的傳世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