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紅帽與大灰狼的故事在每個人小時候的童話書中都曾出現過。小紅帽獨自前往住在郊外的外婆家,半路碰上了喬裝打扮的大灰狼。它花言巧語,探聽小紅帽的去處,目的是想騙她上當並把她吃掉……這段故事會把人帶入回憶中,小紅帽蹦蹦跳跳的形象和大灰狼張牙舞爪的樣子成了童年世界中最有代表性的形象。
也許不會有人想到這段童話會成為作曲家音樂靈感的來源,但是拉赫馬尼諾夫卻以它為素材將聲音與畫麵結合起來。在細碎密集的音符中,小紅帽拚命向前奔跑,而大灰狼的形象則靠低音塑造出來,一直在其後窮追不舍。
這段以小紅帽為主題的音樂出現在拉赫馬尼諾夫著名的《音畫練習曲》當中。《音畫練習曲》是一部充滿神奇色彩的練習曲,拉赫馬尼諾夫把“音”、“畫”兩字組合在一起,是采用華麗的技巧與標題性樂曲相結合的手法。他曾經一度想把這部作品定名為《前奏曲集——音畫》,在其中抒發詩歌、繪畫、風俗、兒童故事等給作曲家帶來的靈感。一直到1930年,當雷斯庇基把《五首練習曲——音畫》改編成管弦樂作品的時候,拉赫馬尼諾夫才正式確定這些作品的名字並將其公之於眾。
拉赫馬尼諾夫的《音畫練習曲》有些類似李斯特的《超技練習曲》,究其鋼琴寫作手法,在內容上又明顯多彩多姿,超出了練習曲原本單純訓練技巧的範疇。因為拉赫馬尼諾夫有意糅合超凡的鋼琴技巧,並有用聲音來“作畫”的意圖,所以用“音畫”作為曲名。這些作品有的具有明確的標題,有的則沒有吐露作曲家的本意。根據記載,作品33號第二首是海洋與海鷗的海景畫麵,第六首是小紅帽與大灰狼的童話傳說,第四首是市集的熱鬧場麵;作品39號的第九首反映民俗景象,是帶有明顯東方風格的進行曲,而第七首則是送葬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