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部大家都不陌生的影片,很多人曾經隨著這部作品倒轉回自己的青春年代。當影片中老式唱機中那段音樂響起的時候,恰如主人公複雜的心情——人生悵然若失,又帶著欣慰的微笑。這部影片就是1980年的美國影片《時光倒流七十年》,劇中的動人的愛情、主人公的離奇經曆讓人至今難以忘記,同時深入人心的還有劇中的那段經典音樂——《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第十八變奏。委婉、安詳與幻想、熱情都在音樂中凝集,使所有滋味與感慨都在旋律的寬闊起伏中融合為一體。
《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是拉赫馬尼諾夫於1934年完成的一首鋼琴與管弦樂隊作品。這部作品的主題來自意大利小提琴家帕格尼尼第24首小提琴隨想曲。以帕格尼尼小提琴隨想曲為主題創作的作品很多,李斯特的《帕格尼尼大練習曲》和勃拉姆斯的《帕格尼尼主題變奏曲》都是圍繞這一代表性旋律創作的鋼琴作品。而拉赫馬尼諾夫的《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發揮了拉赫馬尼諾夫寫作鋼琴協奏曲的天賦,讓樂隊與鋼琴在一個主題下魔術般地變化搭配,時而相互融合,時而彼此疏離。
讓我們也一起隨著音樂倒轉時光,回到70多年前尋訪拉赫馬尼諾夫的創作靈感。20世紀30年代的世界樂壇,正在曆經一次傳統與現代的碰撞,作曲家的思維發生著很大的變化,人們的審美情趣也即將麵臨一次前所未有的改變。傳統的調性體係、曲式、節奏等慣用的音樂法則被拋棄,取而代之的是流派紛呈的“新音樂”,無調性音樂、表現主義、後浪漫主義、新古典主義、十二音體係等。讓人眼花繚亂的新作品,大多都將“求異響於新聲”作為追求的目標,歐美音樂界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多元化局麵。
這時,年逾花甲的拉赫馬尼諾夫已經從美國的繁華生活中走出,移居到瑞士琉森湖畔的私人寓所。自從1917年離開俄國後,拉赫馬尼諾夫一直沒能返回自己的祖國。老來的思鄉之情和人生感慨讓他更多了些懷舊的情愫,於是,新的居所也按照舊居的模樣布置。從1931年起,他開始創作自己的最後一部鋼琴協奏曲,雖然經曆了音樂世界的種種繁華,但這時拉赫馬尼諾夫的心情就像琉森湖麵一樣平靜,他沒有受到新的音樂思潮的影響,堅持在自己原有的浪漫主義風格中尋找個性表現。三年後,《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出爐。這部作品與前四首鋼琴協奏作品不同,采用了單樂章“狂想曲”的表現方式。顯然,這時的作曲家更追求思想與藝術上的自由,將晚年積蓄的良多感慨化有形於無形,舉重若輕的表現為若幹個小的片斷,通過“狂想曲”的形式“信馬由韁”地表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