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特讓鋼琴藝術達到前所未有的境地,無論是在技術上還是在藝術題材的拓展上。喬治·桑——法國著名女作家、李斯特的朋友曾經就他的藝術造詣這樣評價:“李斯特為浪漫主義擲出的標槍更遠於瓦格納。”
如果要談到李斯特在鋼琴創作上的革命,必須先說到他在鋼琴演繹方式上的大膽創新,因為可以不加隱晦地說,鋼琴這件樂器在舞台上能夠獲得今天的位置,眾多鋼琴家能夠走上舞台為聽眾奉獻完整而盡興的獨奏音樂會,都是源於李斯特的創造。
雖然在李斯特之前,鋼琴家已經成為沙龍中的焦點,但是,那畢竟隻是小圈子。李斯特第一次用一張公開的海報吸引了人們眼球,海報上用了“PIANO RECITAL” 的字樣。人們並不知道這個詞組的意思,甚至有人根據字麵的意思,把它理解為一場鋼琴和朗誦結合的活動。
音樂會開始,李斯特從後台走出,獨自在台上演奏一曲,之後又信步走向後台休息,所有觀眾在音樂廳中靜靜等候。接著,李斯特又登台演奏,就這樣,音樂會始終由一個音樂家為觀眾呈現,並且在整場音樂會中,李斯特第一次嚐試脫離樂譜演奏,全身心地投入到作品的表現中。觀眾們為李斯特絢麗的技術所驚歎,就像肖邦所言,李斯特在一開始時就能抓住觀眾,即使不是這樣,他也總會找到機會給他們迎頭一擊。
李斯特演奏的確是前所未有的,他的表現力與爆發力令人驚歎。李斯特一直遵循形象化原則,所謂形象化原則,就是將作品當作一個生命對待,賦予他鮮明的個性,使它成為一個活的有機體。也許在聽眾的眼中,每一個演奏家都是這樣對待作品的,而在李斯特的觀念中,很少有人能真正做到這一點。李斯特更主張用感情注入作品,讓它成為音樂中流淌的血液,這種有血有肉的表現勝於賦予作品深奧、艱澀的思想。於是,富於情感的演奏方式讓李斯特成為曆史上最引人矚目的鋼琴家,正是因為他在每一個作品中都能夠找到那個專屬於音樂的精神核心,並在演奏時力圖與這個核心相互融合,才會出現當時人們描述的情景:李斯特剛剛把手放在鍵盤上,靈感就油然而生,使他換了一個人。他已經不再屬於他自己,他的雙目炯炯有神,心在跳躍,頭發散開和抖動,臉上顯示出異樣的表情。這已經不再是一個人,這是不屬於這個世界的某種幻想的生物……他的心靈在指揮著他的雙手,說實在的,他不是用手指在演奏,他是用整個身心在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