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鋼琴欣賞十八講

第七講 繆斯還是魔鬼——貝多芬(下)

字體:16+-

一、也無風雨也無晴——《C小調32首變奏曲》

貝多芬《C小調32首變奏曲》(woO80)創作於貝多芬的中年時期。該曲的主題凝練短小,開始的動機是節奏鮮明的附點節奏,整個主題乃至全曲的樂思皆圍繞這一核心展開。在主題中,上聲部以快速的音階向上衝擊,連續模進,而低聲部的和弦根音卻以半音下行,在這一進一退的變化中,戲劇化的感情效果噴薄而出。在創作這部作品的1806年,貝多芬早已知道了自己的耳聾無法醫治,他寫下《海利根施塔特遺囑》,而在遭遇逼仄的時候,他的作品依舊熾熱。

著名鋼琴大師安妮·菲舍爾、佩拉夏、古爾德、霍洛維茨、吉列爾斯等都錄過這部作品。雖然與奏鳴曲比起來,它並不夠宏大,但是作品本身發揮了德國作曲家以曲式嚴謹,結構宏觀之美著稱的優勢。它的動人不在於精美的旋律和絢麗的華彩,而在於“吾將囊括大塊,浩然與溟涬同科”的氣質;它並沒有采用繁複艱深的技術,但是卻以真摯、熱烈的情感,描摹了瞬間的綿綿蜜意與不可抑製的孤獨複雜,體現出多樣的變奏性格。總之,《C小調32首變奏曲》不能簡單地被看作為一部為創作而創作的單純變奏,它也不同於《悲愴》、《熱情》,不是橫眉冷對的誓詞或者戰鬥者的號角,而是始終未脫出口的一段複雜的心理變化。

古爾德在1966年的演奏錄像相當精彩,雖然仍有人會認為他過分誇張,但是這位生性內向靦腆的鋼琴演奏大師卻絕不會將這部作品彈得寡淡。主題和32個變奏絲絲入扣,展現出作曲家心底愛恨、孤獨、思索、甜蜜的糾纏。

前三個變奏中,一種對比與抗衡的力量就已經被凸顯出來。典型的貝多芬式的氣氛在音樂開始時就籠罩了整部作品。16分音符構成的音群在右手、左手、雙手中相繼出現,像是兩支力量的匯集與融合。雖然是這樣,但貝多芬仍然在譜麵標記中提示強弱始終如一,甚至收尾時依舊保持。三個變奏都不甚明亮,帶有壓抑、不安的感覺,這其中暗喻著急流湧動,積蓄、凝集力量,期待著爆發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