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太極
方以智在中年著作《易餘》和《東西均》中多言“太極”,但在晚年《一貫問答》中卻僅出現一次。於此可以說明方以智晚年漸以“心”為重,客觀天道則漸趨偏弱。“太極”之名,最先見於《易》,《係辭上》說:“是故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後來,周濂溪《太極圖》中說“無極而太極”。到了朱子,“太極”遂成了主要範疇之一。但不執一說的方以智稱引“太極”並非承接朱子,因為朱子“太極隻當說理”而不可說為“性”[68]。再者,朱子的“太極”不能是“貫古今之於穆太極也”。方以智“太極”的涵義主要取《係辭》“易有太極,是生兩儀”之“太極”的“生”意,並引申為“太極非陰陽,而陰陽即太極”或“太極藏身於一切爻”,藉此闡明“體統用、用即體”[69]的道理。
為何說方著中的“太極”與“所以”等一樣,就是“天道”呢?他說:
不離有無而不落有無者,貫古今之於穆太極也。貫古今者,不能逃古而今、今而古之輪,猶之無生死者不能逃生而死、死而生之輪。輪直未生前,為不落有無之無,猶輪直核中,為不落仁樹之仁。輪直既生後,為不落有無之有,猶輪直芽時,為不落仁樹之樹。聖人知之,通知一不落有無之洋溢太極,惟適用其有極即無極之貞一卦爻。所謂亙古此陽之一,亙古此陰之一,亙古此不落動靜之一,亙古此動靜之一者也。[70]
“太極”是“一”,是“貫古今之於穆”,同時亦為無生、無死的絕對存在者。“於穆太極”貫古今,猶仁貫全樹。“太極”就是“仁體”,這是無疑的,如他又說:“甲坼參天,何葉不仁?膚粟、足拇有掐之不覺者,謂之不仁。診知此一法身圓溢周洽,則九十九萬毛竅皆太極也。”[71]“仁為生意,故有相通、相貫、相愛之義焉”,有仁必生,生後仁在樹中。他說:“大一分為天地,奇生偶而兩中參,蓋一不住一而二即一者也。”[72]“一不住一”即表明“太極”或“大一”猶種仁一般,遇露必生萬物。同時,惟其有“仁”,方猶天道於穆不已、生物不測,他說:“明明上天之載,而無聲無臭,是不落有無者也。”[73]此則直接將“太極”說為“天道”。“不離有無”是謂“天道”或“太極”貫於萬物,即“太極藏身於一切爻”,為學不能“務偏上以競高”,不能“執一”而妄談虛道,要於日行之中見道,在學中悟道;“不落有無”是謂“太極”之無私與遍在。從道德實踐上來說,則喻聖人無心以應物而不偏執於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