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以智少年時代曾隨父遊川、閩、京等地,十九歲後,他常單獨外出會友、交遊,活動於江南一帶。崇禎七年(1634),家鄉桐城農民起義,方以智流寓南京。崇禎十三年(1640)中進士,任工部觀政、翰林院編修、皇子定王講官。同年其父因戰敗下獄,方以智請代父罪,未獲準。清順治元年(1644),方以智為農民軍所獲,後乘隙南逃,卻被誣為“贖徒”,隻得亡命南粵。順治四年(1647),桂王朱由榔即帝位於肇慶,方以智任中允,但遭到太監王坤的排擠,旋即離職西去,隱遁於粵西、湘貴少數民族地區。後永曆帝數召其入朝輔政,方以智稱病不出,“十召堅隱”。清順治八年(1651),方以智被清兵搜獲,清帥見其堅貞不屈,遂許其在梧州的雲蓋寺出家為僧,法號無可。次年,隨施閏章返桐城,方以智在家鄉為逃避清廷征用,遂受戒於南京高座寺。順治十二年(1655),父方孔炤病卒,方以智破關奔喪桐城,廬墓三年。期滿,禪遊閩贛,行無定所。清康熙四年(1665),方以智入主青原,清康熙九年(1670)稱病退養於泰和首山陶庵。次年中“粵案”,在南解途中,舟行萬安惶恐灘時方以智“完名全節以終”[1]。
方以智說:“尚論古今,貴有古今之識。考究家或失則拘,多不能持論,論盡其變。然不考究,何以審其時勢,以要其生平?”[2]如果未詳方以智一生之跡變,論其學術難免“或失則拘”。目前,學術界對方以智生平的研究已獲豐富的成果,相對於其思想而言,其生平似乎更引人注目,尤其是餘英時先生的《方以智晚節考》,影響頗大。
(一)關於方以智一生活動的分期
方以智身處“天崩地坼之日”[3],他“跳北趼南,數履磑磑之刃”[4],從早年的“詩酒狂生”到晚年“塗首垢麵”一僧佗。其性情亦隨之而變,從“慷慨激烈”的“直言極諫”至“不得已”而“支離連犿”;從青年的“漢室賈生”到“甲申之變”後的“卦刀不應”之隱者,等等。故於方以智的行跡分期尤為重要,此乃治其學之前提。早在1957年,侯外廬先生就以“方以智前期的學術作品以《通雅》一書為代表,後期的作品以《炮莊》為代表”[5]的分期方式,對方以智的思想進行了較深入地研究。當然,侯外廬先生旨在倡導方以智的學術成就,他並沒有對其生平進行深度發掘,僅概以前、後兩期。目前,關於方以智的生平與學術分期,學術界大致存有兩種觀點:一是持“三期說”,一是持“多期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