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方以智心性論研究

附錄:方以智生平及哲學思想研究綜述

字體:16+-

方以智(1611—1671),字密之,號曼公等,明萬曆辛亥年(1611)生於安徽桐城一個世代為官的書香家庭。曾祖方學漸(1540—1615)是方氏家學的創建者,字達卿,號本庵,弟子私諡明善先生。方學漸早年師事耿定向,就係譜而言,當屬王門後學左派,黃宗羲在《明儒學案》中將他歸入“泰州學案”。祖父方大鎮(1561—1631)字居靜,號魯嶽、野同,諡文孝先生,方大鎮二十八歲中進士。父方孔炤(1591—1655)字仁植、號潛夫。萬曆乙卯(1615)鄉試中舉人,翌年中進士,天啟三年(1623)官至兵部主事,崇禎年間曾任湖廣巡撫。方以智處優於人的治學環境,自幼既顯非凡的才識,自述雲:“年十五,十三經略能背諷;班史之書,略能粗舉,長益博覽百家。”[1]加上他生性好遊、交友,又因心係時政而直諫不諱,故“弱冠負盛名”[2],“名噪海內”[3],何如寵謂其“深悉一時之故,誠不下漢室賈生也”[4]。

方以智一生留下《物理小識》、《通雅》、《博依集》、《浮山文集》、《易餘》、《東西均》、《一貫問答》、《藥地炮莊》等著作,其中《通雅》和《物理小識》早在清初就流入他邦,為海外學者所重。據冒懷辛先生統計,方以智的各類著作“約達四百萬字以上”。所論遍及詩文、音韻、天文、地理、博物、醫藥、經學、哲學等方麵。由於方以智晚年罹遭“粵案”,在當時嚴酷的政治環境下,有清一代學者多避而不敢稱引其說,其著無人整理,其學亦不能流傳於後,甚至他在“相看俱在失吾親”這種眾目睽睽下離世,時人諱而不敢詳記,故而影響今人治其思想和生平。當然,方以智著作不得其傳也與其“汪洋恣肆”(《四庫提要》語)的言語有關,特別是其中年以後,“所著書好禪語,而會通以莊、《易》之旨,學者驟讀之,多不解”(錢澄:《〈通雅〉序》)。諸多原因終致這位“東林——複社人物在理論上的總結者”(侯外廬語)的思想及著作在其死後的三百多年時間內長期湮沒。從《明儒學案》一直到《漢學師承記》、《宋學淵源錄》以及《清學案小識》、《清儒學案》,都沒有他的名字。時至梁啟超,盡管他在《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中置方以智於《清初學海波瀾餘錄》,卻第一次喊出“密之學風,確與明季之空疏武斷相反,而為清代考證學開其先河,則無可疑”[5],並歸納其治學方法是尊疑、尊證、尊今三點,以見其未脫晚明儒者之麵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