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方法的簡單化,必然導致思想家所關心的某些重心很難進入研究者的視域,或以一種變形的樣式成為研究對象。如果不能另辟新的研究方法,就很難突破既定的研究典範,更談不上深化既有的研究成果。目前能夠深透方以智“善巧而理數之”之“善巧”,對方以智建立在超越的、普遍的“公心”、“公性”基礎上的“道寓於藝”、“質測即藏通幾”等思想的深入探究不多見。有些文章即使涉及了“心”與“性”,也是基於“認識論”的研究需要,從而忽視了對作為價值根源的超越“公心”與“公性”的研究。這種現狀皆因目前學界多采用相同的研究典範,以致許多文章的內容與說法並無實質性的區別。
筆者認為,除了繼續推進侯外廬、冒懷辛、龐樸、羅熾、蔣國保等先生們的研究成果之外,我們還需要借鑒熊十力、牟宗三等先生的治學方式、方法。這不是一個誰是誰非的問題,而是為了共同的目的所采用的不同的治學方法與考量視角。
熊、牟二先生並沒有對方以智的思想做過專門的研究,尤其是牟宗三先生從未提及過方以智及其學。熊十力先生亦隻是“常聞”而已,他說:“常聞明季哲人方密之遺書,謂中學長於通幾,西學長於質測。通幾由修養而得,質測乃知識所事,其與吾儕今日之論,猶一轍也。”[1]熊、牟二先生對中國哲學問題的思考,可以為我們研究方以智的思想提供諸多啟示,如熊先生以為“一”為體,“二”為用,“三是包含一和二”的“全體大用”[2],以及稱本體為“輪尊”或“恒轉”的觀點。我們不能說熊先生這種說法就與方以智的“一在二中”或“舉一明三”,並且“一”就是“輪尊”的說法完全“猶一轍”,但我們卻可以思考這樣的問題:熊先生為何不以為自己在講辯證法呢?或當代新儒家們或治新儒家之學的學者們就不以其為辯證法呢?再如,牟先生對程明道“天人本無二,不必言合”的思想有過獨特精深的研究,而方以智“以上貫下”之天人一本的思想,或多或少地繼承了程明道所闡義理,我們為何要無視牟先生的研究方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