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方以智心性論研究

一、“率性”與“無故不去琴瑟”

字體:16+-

從道德實踐上來說,“仁”(本心、性體)本身就能起道德法則創造之繁興大用,所謂“上者,見禮即是自己”、“心外無物”即是。如此,則必然會有“從心率性”、“直心而行”的道德理想。可是,方以智的為學重心並非在於對此境的追求,他一方麵強調“外學多,內學一”的為學工夫,另一方麵出於對“率性稍涉勉強,便雲非性”的現實考慮,他竭力將“率性”與“率情”區分開來,並提出“不增放而加慎”[1]及“無故不去琴瑟”。他既從理論上肯定了“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中庸》)的傳統思想,又從現實上防止了“滅理縱情”的危險。

(一)“從心率性,豈非天理”

方以智言“不落有無”、“於穆不已”之天道、貫幾、太極、圓中、所以,等等,就是要建立起道德創造之心性,為道德實踐立一個普遍的、先驗的、純粹的內在標準與方向,以成就真誠的道德行為,正如他說:“人心即天,天以為宗,即心以為宗。”又曰:“五十而得,七十而忘,從心即順之至,猶言隨他去耳。心即是矩,甕裏何曾走卻鱉。”[2]“心即是矩”、“心以為宗”,意即道德法則乃由內在的心性所發,淵源無窮,施於民者溥博無盡,如同“千枝萬葉敷榮而出”,經驗層的枝葉皆源自於仁。心或性的本質內涵就是貫通萬物的於穆不已之“仁”,所以,心或性本身就有一種生發的力量。這種力量將人與動物區別開來,識得此力量亦是聖人所以為聖人,他說:“聖人之順從,與舜之若決江河有別乎?……居深山中,與木石、鹿豕無情無知之物打做一片,忽然觸著一毫,若決江河,攪成酥酪矣。”[3]聖人與木石、鹿豕無情無知之物打做一片,何以別之?聖人“忽然觸著一毫”即孟子所謂“聞一善言,見一善行”,由此觸發仁體之能而起“若決江河,沛然莫之能禦”之用;木石、鹿豕等不能體知仁心之在,其所以為物也。對人而言,道德創造的仁體是真實地存在,所謂“圓滿周遍,覿體靈明”和“摹寫若決江河、確不可拔之潛體妙湛”[4]之“覿體”和“妙湛”即肯定了無一絲毫之雜的仁心本體,真實地呈現、流行於經驗行為之中,並主宰之。為了保證道德行為的純粹性,“從心率性”就是理所當然的了,他說:“從心率性,豈非天理、良心之化境乎?”[5]然“從心率性”必以“信此心”為基礎,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