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方以智心性論研究

一、“但肯盡心,自然見性”

字體:16+-

在方以智,心即是“於穆不已”之天道,他說:“心即是天,天休歇耶?自強不歇,於穆不已。”[1]又曰:“天以心予人,人心即天,天以為宗,即心以為宗也。”[2]同時,心亦為仁,如他說:“仁,人心也,猶核中之仁,中央謂之心,未發之大荄也。”[3]故心、性、天、仁為一,皆為形上之體。仁心不是經驗的,用他的話來說,仁心即是“不生滅心”或“公心”。如此將心與性體認得極分明,方可尋得下手處。張橫渠有“心能盡性,人能弘道”的工夫,程明道是“識仁”,陸九淵為“發明本心”、“剝落物欲”,王陽明是“致良知”。方以智沒有執定上述一家之言,“但肯盡心,自然見性”[4]的工夫可以說是合而統之。

(一)“盡即古燼字”

程明道言“學者須先識仁”,卻未就如何“識仁”開出一確定的工夫入路。方以智說:“信所謂識本心者,即程伯子之所謂識仁。”[5]嚴格說來,“信本心”亦不是一種具體的下手工夫,如何“信”?如何使本心、仁體彰顯、貫通於事事物物?這才是工夫的確實入手處。然“信本心”卻是“識仁”工夫的前提和超越的根據,無超越的本心、仁心,成德之路隻得另求它途。在方以智看來,實有“不睹”、不信者,他說:“性者,天之命也。聖人,性之不惑者也。……百姓者豈其無性?情之所昏,相攻相取,未始有窮,故雖性與聖人不殊,而終身不自睹焉。”[6]方以智本於《中庸》“天命之謂性”,肯定百姓與聖人具有相同的人性,聖人與百姓之別隻在性之惑與不惑、昏與不昏、睹與不睹。如此,則除去情欲所昏、所惑而使仁心顯露貫通,就成為道德修養的切實下手處。

方以智稱這種除去私欲的修養工夫為“盡心”,他說:“惟天下至誠為能化,化豈可以致力,而光虛談乎?盡心而已,人肯盡心,欲即無欲。”[7]在他看來,盡心見性,無執於欲,任性周流,即至化境。“盡心”見於《孟子》,方以智對“盡心”的理解,有別於其他諸儒,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