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不孤懸,性非寂寞之體,“有一必有二”,當“一”代表先天至善時,“二”就是後天相對的善與惡;當“一”為“性”時,“二”就是“情”。也就是說,“情”是由“性”所發生。反之,則“離二無一”,無跡、無相的性須藉情以顯,方以智說:
“情”由性地發生,東方之色青,丹生於土,故因其聲;性因情顯,猶火附木生也。[1]
如何理解“情由性發”?方以智在這裏以生“色”來說明這種生意。不管他所說“東方之色青,丹生於土,故因其聲”是否合理,但可以明顯地看出他是依附孟子“其生色也”來說情由性之所發。孟子曰:“君子所性,仁義禮智根於心。其生色也,睟然見於麵,盎於背,施於四體,四體不言而喻。”(《孟子·盡心上》)其中“見於麵,盎於背,施於四體”就是心之發、性之用,亦為性之呈現。用方以智的話來說,情由性所發生,是性之必然,如“決江河”之妙,他說:“摹寫若決江河、確不可拔之潛體妙湛,可謂極致丹青手矣。”[2]儒家建立性體,就在由性體引發道德行為之用,由生的力量定一道德行為方向;有此體必然有此用,有此用則可顯此體,即“一不住一,而二即一者也”。
以體用言,這種“情由性發、性因情顯”的性情關係,就是“於體處見用,而後知全用是體也”,他說:“孔子獨於亢龍稱兩聖人,而子思舉遁世以讚聖者之能,正喚醒人於體處見用,而後知全用是體也。子思真神於讀《易》,透悟乃祖《雜卦傳》結尾顛倒《夬》、《過》之旨者乎!”[3]依《中庸》、《易傳》所言天道、性、神,“體”乃是道德創造之實體。體生萬物且流行於其所創生者中,萬物皆由此貫體“於穆不已”地創生和妙用,亦皆由此體所成就。所謂“於體處見用,而後知全用是體也”者,就體言,仁體、性體無所不在,而創生妙運一切事,這就是“碎其體以與之同處者也”[4]或“仁貫全樹”,此之謂“於體處見用”;就用言,則全部實事皆是體之神用之所呈現,這就是方以智所說的“全樹全仁”或“九十九萬毛竅皆太極也”,此之謂“全用是體”。由此體用圓融關係即可言稱體致用、即用見體。就性與情言,即是“情由性發、性因情顯”。《易傳》所謂“顯諸仁,藏諸用”即此義。“顯諸仁”是言道體顯於仁,由仁心、仁德證驗道之實;“藏諸用”是言道體藏於用中,而亦可即用以顯。《中庸》所謂“誠則形,形則著,著則明”亦包含這種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