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方以智心性論研究

引言

字體:16+-

方以智(1611—1671),字密之,號曼公等,明萬曆辛亥年(1611)生於安徽桐城一個世代為官的書香家庭。處優於人的治學環境中,他自幼就顯示出非凡的才識。方以智自述雲:“年十五,十三經略能背諷;班史之書,略能粗舉,長益博覽百家。”[1]加上他生性好遊、交友,又因心係時政而直諫不諱,故“弱冠負盛名”[2],“名噪海內”[3],何如寵謂其“深悉一時之故,誠不下漢室賈生也”[4]。方以智年三十中進士,然明王朝不久覆亡,他遂走南都,又因阮大铖之誣而亡命嶺南。後桂王即位肇慶,拜為詹事府左中允,因權璫亂政,辭中允之命,留病梧州。而肇慶、廣州又變,密之扶病入夫夷山,變姓名於沅州天雷苗中,可謂“數年之間,國統三絕,行在五遷”[5]。清順治八年(1651),方以智被清兵搜獲,許其在梧州的雲蓋寺出家為僧。次年,隨施閏章返桐城,為逃避清廷征用,遂受戒於南京高座寺。清康熙四年(1665),入主青原。清康熙十年(1671)罹遭“粵案”,在南解途中,舟行萬安惶恐灘時“完名全節以終”[6]。

方以智一生留下《物理小識》、《通雅》、《博依集》、《浮山文集》、《易餘》、《東西均》、《一貫問答》、《藥地炮莊》等著作,所論遍及詩文、音韻、天文、地理、醫藥、經學、哲學等方麵。方以智的思想極富創造性與開放性(即他所說的“容遁”)。他處於國破家亡、內外交困的時代背景下,以一種醫者治病的心態將古今中外的學問當作藥材,集於一爐而烹煮之,正如他所說:“我以十二折半為爐,七十二為韝,三百六十五為課簿,環萬八百為公案,金剛智為昆吾斧,劈眾均以為薪,以毋自欺為空中之火,逢場烹飪,煮材適用,應供而化出,東西互濟,反因對治,而坐收無為之治,無我、無無我,圜三化四,不居一名。”[7]他以“東西互濟,反因對治”的博大情懷廣納兼取,藉以救治由思想偏頗所引發的各種病痛。針對“各食其教而門庭重”的時下學風,他指出,明經正業,理當“合諸家之異同而使參詳也,執一乎,水濟水耳”[8]。除此之外,方以智兼有“好究物理”與思辨於一身。《物理小識》與各類醫藥等著就是其“窮理極物”、“溺於雕蟲”的智慧結晶。至中晚年,方以智從事更有意義的工作:他以心性論為理論基礎,提出“一在二中”的體用關係說,充分闡發了傳統儒家關於天道(包括仁心)與器(氣)的圓融關係。在道器圓融一體的語境中,“道”與“藝”、“質測”與“通幾”、義與利等,皆存在本體論意義上的關聯。嚴格說來,“道寓於藝”、“質測即藏通幾”才是程伊川“體用一原、顯微無間”之意境的合理推闡;反之,貶抑經驗知識(實學)並不合儒家體用圓融、立體致用的基本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