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以來,在晚明清初諸大思想家的研究方麵,有關方以智的研究相對而言是極不充分的。其中原因有很多,在筆者看來,主要由於以下兩點,一是方氏全集的整理、出版工作相對滯後,很多重要文獻目前仍以手抄本的形式沉睡於博物館,研究者很難尋到第一手材料;二是方以智斑駁陸離、支離連犿的語言風格及其卮之、寓之、不住一法的思維方式,讓學人望而卻步。有此二虎擋路,方以智的思想長期處於沉寂狀態,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劉元青博士在武漢大學攻讀碩士學位、博士學位期間,跟隨我學習明清哲學。一開始,我要求他研究方以智,他很不樂意,原因就在於方氏著作過於艱深,不易把握。他的碩士論文題目由我確定,研究方以智《東西均》一著中的“三教”歸儒的思想傾向。在他攻讀博士學位期間,我要求他繼續深化方以智思想的研究,他猶豫再三。經過幾次商討,他最終勉強同意。即使這樣,他中途還曾經想改做戴震思想研究,我沒有同意。我個人對方以智沒有進行過深入的研究,但確信他是一個值得研究的人物。
在博士生收入極其微薄的三年時間內,劉元青選了一個極其困難的研究題目,吃了不少的苦頭。當時,他夫人沒有工作,小孩也在身邊,其中艱辛,隻有他自己及其家人知道,他人無法體會。好在皇天不負有心人,其博士論文最終獲得優秀成績。工作之後,他以博士論文為基礎,繼續拓展研究,其成果獲得全國社科規劃辦統一立項出版。這是他近十年來潛心研究方以智思想的成果,相信此著的問世,對於當前漢語世界裏的方以智思想的研究,開拓了一個新的麵向。
概略言之,該著在以下三個方麵取得了值得肯定的成績:
其一,作者從心性論的角度與“當謂”的解釋層麵研究方以智的思想,這是一種新的視角與方法。相較而言,以往研究成果多將方以智的科學思想、辯證法、唯物論、方氏易學等作為研究視角。這些研究成果要麽過於西化與現代化(如科學思想、辯證法),要麽過於狹隘化(如方氏易學)。方以智的思想雖然表現出融合三教、兼法西學的“折衷”特色,但從根本處說,還是深受宋明以降心性論傳統的影響。心性論雖然不能視為首選的優勢視角,但卻在現有的研究基礎上打開了方以智思想探究的新麵向。本書按照道體→心性→情→工夫→境界的邏輯次第展開對其心性論的探討,以前被學界忽視的領域,如方以智的天道觀、“公心”、“公性”,以及相關的工夫論與境界論等皆首次進入了方氏思想研究視域。與此同時,方氏著作中許多具有強烈曆史意識的閃光思想,如“道寓於藝”的新道器觀,“睡食色財名,有情之五因”對“情”的新認識,“無故不去琴瑟”的境界論及對陽明後學“狂邪”態的批駁等也隨之被發掘出來。由此,方以智在中國傳統思想史中的重要學術地位與獨特價值,亦在此顯現出來。再者,作者通過對方以智“心即是天,天休歇耶?自強不歇,於穆不已”、“以上貫下,即無上下”等思想的研究,可以發現,牟宗三以劉蕺山能夠“緊扣於穆不已之天命實體以言太極真體與性體”為標準,而認其“誠不愧為一殿軍”的說法,還不是最終的結論。又如,作者通過對方以智“全樹全仁”的整體性思維方式的研究,揭示出諸如培根、護幹、除蟲、收實等利用、厚生之實事(當然也包括“質測”之學)與仁(價值)之間存在深刻的內在統一性。凡此等等,都是從心性論角度發掘出方氏思想中的新認識、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