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方以智心性論研究

二、“源善流惡、至善在善惡中”

字體:16+-

方以智以為“性與善非二也”,“至善”(或“無善無惡”)就是實體,而後天的善與惡即成了“至善”之用。既然“至善”是體,善相、惡相是用,那麽,“體在用中”、“一在二中”和“有一必有二”等體用的關係,亦同樣適用“至善”與善惡之間的關係。如是,則有“始乎無善無惡,必卒乎有善有惡”、“無善惡在有善惡中,善在惡中,體在用中”等種種說法。同時,由於體不離用,道不離器以及“有一必有二”的原理,勢必然出現“必用惡”、“必用小人”以及“惡消而善不立”等主張。

(一)“始乎無善無惡,必卒乎有善有惡”

關於惡的來源,宋明理學家一般歸之為後天因素,多以後天之“氣”來解釋“惡”。方以智關於“惡”的說法,亦不例外。他一方麵本程明道、胡五峰等言先天心性為超越的“無善無惡”之體;另一方麵,他又將周濂溪的“誠無為,幾善惡”、程明道的“人生而靜以上不容說,才說性時,便已不是性也”以及王陽明的“有善有惡意之動”結合起來,視後天的意、有為及氣等為惡的根源。總起來說,意、有為等皆為後天的形下之氣,皆可以善、惡來評判。這種後天的善惡是相對的、有形有跡的,固然不同於無善無惡的至善之體(或曰善體)。關於純應無善無惡的超越性體而動的“無心”、“無意”之化境,上文已言及,這裏不再贅述,下麵僅就後天之氣來說相對之善惡的問題。

“源善流惡”是方以智中晚年思想的重要特征,尤其表現在《東西均》、《易餘》等著中。如他在《東西均》中說:

無必不能不有,始乎善必卒乎惡,無善則無惡。曰無者至矣,抑知始乎無善無惡,必卒乎有善有惡,不如張尊善化惡之號令,乃所以運真無善惡之璿璣。是以斷斷然表其從天地未分前來者,曰性善。尊德性者,尊陽也,尊始也,尊先也。榜之曰善,猶榜之曰無也。[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