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方以智心性論研究

一、“稱本體為善,猶稱本色為素也,非惡所取對也”

字體:16+-

在方以智的善惡論中存在兩種截然不同的“善”,即“有善惡對待之善,有不落善惡之善”。其中“不落善惡之善”就是先天性體之至善,而“善惡對待之善”則是後天與“惡”相對的“善”。這兩種善並非分別指向兩種性,其實隻是一性之兩麵說而已。“不落善惡之善”是極言其體,絕對的性體本身是無相的,不可以相對的善或惡狀之,故曰“至善”。按照“源善流惡,至善在善惡中”的說法,性之“至善”會流於後天的相對善與惡,並通過後天的善惡表現出來。“善惡對待之善”亦當指性而言,隻不過不是指本體自己,而是本體之表現。方以智論性善的另一個與眾不同的特點就是:他不以《孟子》的“四端之心”來說性善,而是依據《中庸》、《易傳》、《詩》等,如“於穆不已,無聲無臭,未發之中,稱之為善”即是。

(一)“無善無惡乃至善”與“性與善非二也”

在理學傳統中,無論理學家的思想如何分歧,孟子的性善論是所有理學家所共許的。在儒釋道三教交融日益密切的明清之際,思想家是否堅持性善論的基本立場,成為分判其思想歸宗的關鍵所在。方以智對“至善”的界說,既有陽明的“無善無惡心之體”之義,又有回歸北宋諸儒(尤其是程明道)由《周易》和《中庸》為入路、緊扣“天命之謂性”與“繼善成性”來論性善的思想特征。他基於“一在二中”、“體在用中”所提出的“至善在善惡中”的說法,又顯示出獨特的個性特色。

先看方以智如何論性善的,他說:

新建曰:“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或駁之,非也。無善惡可言者,善至矣。京山曰:“繼善成性,非有次第先後也,強分疏之示人耳!”性與善非二也,猶乎理也:於穆不已,無聲無臭,未發之中,稱之為善可也;無者善之長,曰明善,曰止至善,皆性也。善之渾然即無,無之粹然即善。空中之色,色可無,空可無乎?至善豈有對待乎?言本體者,猶言本色也。本色者,素也;染畫加彩,彩不加者,其地也,留其素而已。謂本體為善,猶本色為素也。龍溪專主四無,學單提耳。[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