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方以智心性論研究

本章小結

字體:16+-

方以智對道體(其實亦是仁體、心體、性體、聖體等)的“圓滿周遍”、“不落有無”之義,進行了極富個性特色的創發。與眾不同的是:他很少直接就道體、仁心本身來說其“圓滿周遍”性,而是寄喻出意(如“全樹全仁”),或以“善巧而理數之”的方式分別將道體與萬象抽象化為絕對的“一”與相對的“二”,再用“一在二中”、“舉一明三”等來顯明此義。這種思維水平的提升,使得程伊川的“體用一原、顯微無間”義發展到極致。同時,這亦成為他批駁“懸道於器外”而荒廢“研極實學”的時下學風,以及在境界論上認為王學末流“死執無所得之半邊”(即“上一點”之道體)是“癡守影事,俱屬魔光”的理論根據。

如果將經驗知識植於儒家道器關係中進行考量,那麽,經驗知識應該屬於氣一層,專業人才或職業技藝則為“器”。按照道器圓融之關係,名物度數等經驗知識理當受醇儒的重視,可實情並非如此。理學家們出於建體立極之需,他們視性命為精、形跡為粗,甚至黜氣抑象,致使原有的道器、理氣圓融關係,成了你死我活之爭勝,如張載曰:“德不勝氣,性命於氣;德勝其氣,性命於德。”[168]儒家義理發展至宋明,日益廣大精微,但卻偏於涵養心性、立大本,外王的理想反倒隱伏不彰。方以智說:“儒之弊也,迂而拘,華而荏……專主空悟,禁絕學問。”[169]雖然宋儒學術有其不得已的時代使命[170],但是,單就學術自身問題而言,確有方以智所指責的偏高之失。

方以智並非站在功利的立場上批駁理學家,他批評理學的空疏之弊,卻並沒有因此廢失傳統的道德形上學。他用“全樹全仁”來闡明“上藏於下而無上無下”的道氣圓融關係,諸如培根、護幹、除蟲、收實等經驗性的勞作,就是求道。從思想淵源上看,方以智有關道氣關係的論說,更多是繼承了北宋程明道的“識仁”之法。不同的是:程明道等理學家重在立體,方以智則體用雙顯,而尤重“培根也,護幹也,除蟲也,收實也”等被理學家視為“粗跡”的經驗性活動。更為重要的是,“一神於二,即器是道”[171]不僅肯定了各種實學(包括“質測”之學)之於“道”的必要性,而且賦予各種職業活動一種特殊的倫理意義。內在道德固然重要,經驗知識亦不可廢,天理與人欲、德性與事業,相即不離,這才是程伊川“體用一原、顯微無間”之意境的合理闡釋。反之,貶抑實學並不合儒家體用圓融、立體致用的基本精神。另處,道器關係亦說明了“器”本身不是目的,求“道”才是最終目標;實學不再是無關道德的純粹事功主義,其中蘊涵與絕對善相統一的崇高的精神信念。如今,工具理性日益盛行,科學出於純粹實用之目的,誰還會相信:各種科學技術能給人們有關世界的終極意義呢?如果不能賦予實學以超越的倫理意義,則科學之利必多其弊,其直接後果將是一個破碎的世界。明末清初學者如徐光啟、李之澡等雖然熱衷於近代西方科學技術,但卻丟掉了儒家的道德目標,最終隻能投入耶教之懷抱,這就是為什麽純粹的功利主義在儒家體係中毫無位置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