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翻譯文學導論

中國翻譯思想的曆史積澱與近年來翻譯思想的諸種形態[15]

字體:16+-

一、翻譯研究·譯學理論·翻譯思想

“翻譯思想”即“翻譯的思想”,是研究和思考翻譯問題而產生的有創意的觀點主張或理論建構。“翻譯思想史”屬於翻譯史的專題史研究,研究的對象主要不是翻譯家及其譯作,而是翻譯學者、翻譯理論家及其思想。最近二十多年來,在這方麵出現了一係列專門著作。代表性的有陳福康著《中國譯學理論史稿》(1992);王秉欽著《20世紀中國翻譯思想史》(初版2004,第二版2009);許鈞、穆雷主編《中國翻譯研究(1949-2009)》(2009)等及廖七一的《中國近代翻譯思想的演進》;鄭意長的《近代翻譯思想的演進》兩本斷代史。他們分別使用了“翻譯研究”“譯學理論”、“翻譯思想”這三個詞。但對這三個概念未做明確的區分和界定。例如,《20世紀中國翻譯思想史》最早使用了“翻譯思想史”這一概念,為這類著作的寫作開了一個好頭,但從內容和寫法上來看,該書所理解的“翻譯思想”,與“譯學理論”這個概念大致相同,因而寫法上也與陳福康的《中國譯學理論史稿》大同小異。當然,那本書本來是作為教材使用的,這樣的寫法也無可厚非。

實際上,“翻譯研究”“譯學理論”“翻譯思想”應該屬於不同的三個概念。三者互有關聯,也互有區分。“翻譯研究”主要是指翻譯理論、翻譯實踐、翻譯史等方麵的研究,“譯學理論”側重的是翻譯理論與翻譯批評,“翻譯思想”則是關於翻譯的思想,是從翻譯研究、翻譯理論與批評中產出來的思想成果。因為這三個概念的含義不盡相同,因而以某一概念為關鍵詞的翻譯史,其寫法及範圍也應該有所不同。第一個概念,“翻譯研究”範圍最寬,它包括了關於翻譯的一切學術研究、學科教學、學科建設、學術活動、翻譯經驗總結和理論主張等。第二個概念“譯學理論”或“翻譯理論”,則主要研究屬於“理論”形態的東西,包括翻譯理論與翻譯批評,陳福康稱之為“譯學理論”,其範圍在“翻譯研究”的基礎上有所收縮。第三個概念是“翻譯思想”,顧名思義是研究“翻譯的思想”的曆史的,範圍論旨應該更進一步收緊,主要關注有“思想”建樹的翻譯研究與翻譯理論。對於《譯學理論史》或《翻譯研究史》的寫作而言,隻要相關的著述存在著,你就不能忽視或無視,否則就是不尊重曆史的存在。對於寫得不好的文章和著作,可以做否定的、負麵的評價,但不能略而不提。然而,寫《翻譯思想史》就不同了,對真正有思想史價值的,就要多說多寫,對於缺乏思想史價值的人物與著作,可以少說或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