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譯本批評的缺失與綜合性《翻譯文學史》的局限
近三十年來,翻譯文學的研究取得了很大成績。各種各樣、厚厚薄薄的《中國翻譯文學史》陸續出版,有的是通史,有的是“20世紀”之類的斷代史。這些不分語種、不分國別對象的綜合性翻譯文學史,是翻譯文學研究全麵展開的必然表現,也是係統梳理翻譯文學縱向發展演變的必然結果,其價值和用處是不言而喻的。
但是,這樣的綜合性“翻譯文學史”,也有許多不可克服的局限。首先,由於涉及多語種,它不可能由一個、乃至兩三個作者來完成,往往需要一批作者共同完成。多人寫史,難免在學術思想、知識水平、文字風格等方麵參差不齊,若遇上掛名的主編,無法對全書加以細致統稿,便必然雜湊成書,各章節血脈梗阻、文氣不暢,很難稱為一部統一的作品。更為重要的是,許多這樣的“翻譯文學史”執筆者,大多沒有文學翻譯的經驗,若加上外語水準低於作為研究對象的翻譯家,就不敢對翻譯家的譯作做出分析批評。作為“翻譯文學史”基本要素的譯本分析,就隻好放棄,於是就將“翻譯文學史”寫成了“文學翻譯史”。其特征是沒有文本分析,隻有關於文學翻譯的事件和史料記載的曆史。這樣的“文學翻譯史”大多寫翻譯家的生平、翻譯家的翻譯動機、譯者自述、原作家對翻譯家的影響、譯作出版,寫得好的還談到讀者的接受情況等。相對而言,這樣的文學翻譯史比較好寫,因為即便不作譯本分析,也能把書寫得很厚很長。
然而,翻譯文學史作為“文學史”,與一般曆史著作的不同,正在於它必須以文本分析作為基礎。換言之,沒有文本分析的文學史不是真正的文學史;沒有譯本分析的翻譯文學史,也不是真正的翻譯文學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