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翻譯文學導論

二、翻譯文學的獨立和翻譯中的“歸化”傾向

字體:16+-

1840年鴉片戰爭以後,由於受到外國列強的威脅和挑戰,中國由長期的閉關自守而被迫打開國門,在“以夷製夷”和“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思想指導下,開始向西方學習。近代翻譯運動由此興起。起初的翻譯,集中在自然科學著作,然後是社會科學。到了19世紀70年代後,文學翻譯逐漸增多。1871年,王韜和張芝軒合譯了《普法戰紀》中的法國國歌(即《馬賽曲》)和德國的《祖國歌》,是我國最早出現的譯詩。1872年發表的署名“蠡勺居士”譯自英文的《昕夕閑談》是近代第一部翻譯小說。隨後十幾年間,小說、詩歌等翻譯作品時有出現,但數量不多,譯品大多不標明原作者,譯者不用真名,譯作多為節譯,大都刊載於報刊,獨立印行的翻譯文學僅有寥寥數種。1895年甲午戰爭的失敗,使有識之士開始認識到,僅僅引進西方的技術是不夠的,還必須輸入新的思想學術,以求中國人精神麵貌的更新。自此,思想界和學術界進入了一個大力譯介西學的新階段。翻譯家們開始認識到了文學和文學翻譯所能起到的重要作用,文學翻譯逐漸成為一種自覺的、有意識的行為,從而獲得了獨立性。1897年,嚴複與夏曾佑在天津《國聞報》上登出一篇《本館附印說部緣起》長文,闡述了小說及小說翻譯對於政治的重要性;次年,梁啟超在《譯印政治小說序》中明確提出“特采外國名儒撰述,而有關切於中國時局者,次第譯之”。

最早被譯介過來的是政治小說。政治小說作為一種題材類型的小說,原從英國傳入日本,中國翻譯的政治小說也大多是日本的政治小說。其中梁啟超翻譯的柴四郎的政治小說《佳人奇遇》非常有影響。此後被翻譯過來的影響較大的政治小說有矢野文雄的《經國美談》、末廣鐵腸的《雪中梅》、廣陵佐佐木龍的《政海波瀾》等。這些小說對培育讀者的近代政治觀念,增強民族意識起到了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