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的翻譯活動有著悠久的曆史。《禮記·王製》中記載:“中國、夷、蠻、戎、狄……言語不通,嗜欲不同,達其誌,通其欲,東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譯。”可見,至少在春秋時代,以漢民族為中心的“中國”與周邊其他民族之間的翻譯活動已經頗有規模。對此,《史記》《國語》《漢書》等曆史著作中都有記述。這其中既有口譯,也有書麵翻譯;既有一般事務的翻譯,又有文學翻譯。純文學翻譯在古代翻譯中雖不成規模,但畢竟還是有些譯文流傳下來。例如,《左傳》中記載,當年楚王的胞弟鄂君子皙“泛舟於新波”之日,聽到有個越人“擁楫而歌”,因聽不懂越語,便請人翻譯,譯出的歌詞如下: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與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詬恥,
心幾煩而不絕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
這首歌表達了越人對王子鄂君子皙的愛慕之情。後世稱為《越人歌》,被認為是我國古代流傳下來的最早的一首譯詩。
《史記·匈奴列傳》中記載匈奴人的一首詩歌,顯然也算是翻譯文學:
亡我祁連山,
使我六畜不蕃息。
失我焉支山,
使我婦女無顏色。
該詩講的是匈奴在與漢朝的戰爭中失去了祁連山和焉支山之後的悲憤心情。該詩後被作為民歌收入《樂府詩集》等典籍中,譯文字句略有出入。
保存在西晉時期崔豹所著《古今注》中的古代朝鮮歌謠漢譯《箜篌引》也很有名——
公無渡河,公竟渡河!
墜河而死,將奈公何!
原文為朝鮮語,講的是一位女子目睹丈夫被河水淹死時的悲痛心情。漢語譯文以四言體翻譯,頗有古風。
南北朝時期,漢人與北方各民族的交流頻繁,他們的作品譯文也有的流傳下來。著名的如北齊時期的《敕勒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