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耳根清淨:好音樂與好唱片

史詩與自然——西貝柳斯的交響樂章

字體:16+-

芬蘭作曲家讓-西貝柳斯在我心目中有著和理查·施特勞斯一樣的音樂史地位,作為在音樂創作的全盛時期進入20世紀的晚期浪漫主義的標誌性人物,他們在新的世紀麵對來勢洶湧的新思潮,共同選擇了堅守主流,停下腳步,幾乎以一己之力將晚期浪漫主義風格“苟延殘喘”般撐到他們的離世。此時,已是20世紀中葉。

西貝柳斯是比較純粹的“民族樂派”,除了七部交響曲和D小調小提琴協奏曲,他的為數眾多的“標題音樂”也無不與芬蘭的曆史自然息息相關,血肉相連。西貝柳斯的音樂自誕生起便廣受歡迎,特別是進入20世紀之後,迅速成為歐美主流樂團的音樂會常規曲目。究其原因,無非是感情真摯飽滿,曲調親切優美,管弦樂寫作技法超前,配器尤其精致。當然,在西貝柳斯的音樂裏,“千湖之國”芬蘭更是曆史悠久宏闊,景色氣象萬千,那麽多的史詩傳奇和神話在他的音符傳達中,不僅栩栩如生,而且具有氣場強大的感召力。

聽西貝柳斯也許從膾炙人口的“標題音樂”進入非常容易,但如果第一次聽到的是西貝柳斯的第二或第四交響曲,交響樂聆聽之路定會豁然開朗。“第二”呈現的是一種從未出現過的極具空間感的音響,前兩個樂章甚至有印象派的元素。“第四”是我最愛的交響曲之一,是格調高貴的“一唱三歎”,令人唏噓流連。

在版本推薦方麵,我很厚道地祭出三套全集,首選馬澤爾指揮維也納愛樂樂團,裏麵有最棒的“第四”,也是最好的錄音。巴比羅利指揮哈勒樂團錄於20世紀60年代下半葉的全集還包括《芬蘭頌》、《卡萊利亞》組曲、《波約拉的女兒》、《悲傷圓舞曲》、《圖涅拉的天鵝》、《列敏凱寧回鄉》、《佩利亞與梅麗桑德》組曲、《曆史場景》、《拉卡斯塔瓦》、《C大調浪漫曲》等,可謂最超值的西貝柳斯。當然即使有了這套全集,巴比羅利指揮皇家愛樂樂團為美國《讀者文摘》專門錄製的第二交響曲(CHESKY重製版)也不可錯過,它從來都高居各種唱片“榜單”之上。關於第三套的推薦此刻頗感糾結。阿什肯納吉的版本我個人經常聽,兩套DECCA“小雙張”性價比極好。吉布森和皇家蘇格蘭國家樂團是西貝柳斯錄音文獻中的珍寶,我對它的推崇實難用語言表達。寬廣的旋律線、透徹的帶有淋漓水滴的弦樂、凜冽的木管、氣息舒展的銅管、有節製而不乏**的節拍,無一不印有吉布森的標記。我想我還是把評鑒的天平傾斜到芬蘭指揮家萬斯卡和拉赫迪交響樂團,他們最近十餘年錄製的西貝柳斯音樂顯露的絕對是大家風範,不僅音色正宗,精當的細節處理亦前所未有,是迄今為止最具北歐特殊風情的“西貝柳斯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