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耳根清淨:好音樂與好唱片

冬日聽肖邦

字體:16+-

聽肖邦需要心境。心境者,心情和環境也。某年冬天,佇立於肖邦和喬治-桑在馬約卡島瓦爾德摩薩的卡爾圖哈修道院住過的房間窗前,遠望陰霾之下的灰冷蕭索,此刻聽肖邦的音樂再也揮之不去冷峻陰鬱的氣氛。馬約卡島是夏天避暑的勝地,很不幸,喬治-桑為了肖邦的身體調養,選擇了冬天去那個地方,於是造化弄人同時也成全了肖邦之為肖邦。換句話說,如果不是在冬日裏實地體驗肖邦的心境,又怎能更進一步來理解肖邦音樂中的宇宙滄桑感和悲劇性呢?自從那個蕭索陰冷的冬日之後,我聽肖邦總習慣在冬日裏,好像不如此便不足以深度理解肖邦似的。

最近幾日,因為“重聽李雲迪”的緣故,在聽了他與安德魯·戴維斯指揮愛樂樂團合作的E小調第一協奏曲之後,意猶未盡,又把從前聽了的幾個耳熟能詳的版本找出來比較,也索性把F小調第二協奏曲再聽了數遍,順手所記感想如下。

如果說克裏斯蒂安·吉默爾曼與朱利尼30年前合作的錄音是“青年的本真肖邦”的話,那麽他1999年為紀念肖邦逝世150周年的特別錄音則是被重新塑造的唯美主義的肖邦。盡管音樂不再歸於肖邦的本質,但是吉默爾曼在此所取得的成就仍然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從樂隊起拍開始,就注定這個肖邦是吉默爾曼本人。從未有人將樂隊的前奏演奏得這麽優雅、這麽頹廢、這麽細膩、這麽煽情、這麽極盡心思。吉默爾曼的鋼琴演奏也散發著同樣氣息。他不僅在技術上達到隨心所欲的地步,音色也無比甜美,強弱拿捏妙到毫巔,分句更是精準流暢。對於習慣了傳統肖邦演繹風格的人來說,吉默爾曼的這個新演奏未免流於“油滑老道”或者故弄玄虛,但是,如果調整好心態,耐下心來多聽幾遍,我相信看法會隨之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