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聽音樂的心態越來越不同於從前,似乎有意逃避複雜而趨向於簡單,卻又在所謂“簡單”的音樂中動輒沉溺,更難於自拔。比如貝多芬,在差不多20餘年沒有係統聽過他的交響曲之後,因為阿巴多去世的緣故重新聽起他的三套DG錄音,竟一下子愛得如醉如癡,特別是阿巴多在世紀之交執棒柏林愛樂錄製的新版,再次聽來,似乎比十幾年前初次接觸他的“淨版”理念更覺心意相投,深感冥冥之中必有天意。正是有阿巴多向“本真主義”致敬之舉在我心中先入為主,才使我日後能夠為諾靈頓的斯圖加特版深深癡迷,享受到愛樂之旅最難以言表的欣悅與幸福。
一旦進入貝多芬的世界,對音樂最赤誠最樸素的愛頓時如春天回歸,多半生的聆樂記憶紛至遝來。怎能忘記禁錮年代托斯卡尼尼的“快轉黑膠”?怎不感恩卡拉揚20世紀60年代版的“寶麗金”盒帶周而複始日複一日地被聽到停轉?還有對瓦爾特的“哥倫比亞”交響樂團在第一時間的故意錯過,因為實在想不通這位馬勒傳人怎會去“毒巢”哥倫比亞指揮貝多芬?就交響曲全集而言,往昔歲月的驚喜總是不斷,伯姆的方正密實、博爾特的從容貴氣、克裏普斯的溫暖流暢、旺德的穩健張力、馬舒爾的通脫率真、科林·戴維斯的氣定神閑、克倫佩勒的親切自然、賽爾的雅致精妙、伯恩斯坦的雄渾狂放……粗粗統計下來,我聽過和擁有的貝多芬交響曲全集應該在30種以上,關於每一個的初次聆聽都可以講出一個故事。
在這麽短的文字篇幅裏做一個貝多芬交響曲的推薦實為痛苦之事,也許以追求實惠的理由稍微反下主流比較容易討巧。施密特-伊瑟施塔特指揮貝多芬的套裝8張除交響曲之外,尚包含5首鋼琴協奏曲、小提琴協奏曲以及《愛格蒙特》序曲、《大廈落成》序曲和《萊奧諾拉》第三序曲,鋼琴家是巴克豪斯,小提琴家是謝林,樂團是維也納愛樂和倫敦交響,錄音年代在1958—1969年之間,音效相當容易接受。施密特-伊瑟施塔特具有老派德奧大師風範,速度偏於寬緩,音色質樸溫暖。具有同樣性價比優勢的是PHILIPS(現改為DECCA商標)“DUE”係列的5套共10張CD,交響曲由馬舒爾指揮萊比錫格萬德豪斯樂團,同時又補有《大廈落成》、《費德裏奧》、《克裏奧蘭》、《斯蒂芬王》、《雅典廢墟》和3首《萊奧諾拉》序曲等。C小調合唱幻想曲的鋼琴演奏者是布倫德爾,海丁克指揮倫敦愛樂樂團伴奏。20世紀70年代正是模擬錄音的好時候,所以盡管屬於中價品質,但比起今天的廉價套裝仍是優勢明顯。鋼琴協奏曲的版本更不可輕視,如日中天的科瓦切維奇與科林·戴維斯的倫敦交響樂團的合作,幾可稱之“全集”範本,再配之皇家音樂廳樂團首席克萊伯斯演奏的小提琴協奏曲以及阿勞、謝林、斯塔克小提琴、大提琴與鋼琴三重協奏曲,實在是足金足量白送的感覺。如果再多點好奇心,那麽貝多芬根據小提琴協奏曲改編的降E大調鋼琴協奏曲在這裏便是唯一的錄音了,鋼琴家和樂團是哪個都不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