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兒童文學與家庭教育
兒童文學是孩子最早接觸的文學形式;家庭是兒童,特別是幼兒的主要活動場所。所以,為兒童選擇良好的讀物,培養他們的閱讀興趣並通過閱讀培養他們的品德、性格,是父母責無旁貸的事。在整個兒童時期,特別是學齡前時期,兒童文學在家庭教育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一、親子共讀的重要性
家庭是兒童生活的基礎。兒童教育的成功與否,取決於父母和兒童在家中有沒有建立起良好的親子關係。兒童在家中和父母相處融洽,長大後才會有良好的人際關係。
親子之間的感情交流有對話、日常關心等多種方式,但親子共讀是其中最重要的方式之一。親子共讀,即父母或長輩陪著孩子一起讀書,這種閱讀方式在發展兒童語言、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舒緩兒童心理壓力等方麵有著重要作用。
兒童文學對發展兒童的語言影響深遠。嬰兒在一歲至一歲半左右,開始發出“爸”“媽”等簡單單字,逐步到使用雙字詞語。幼兒大約在四歲至六歲左右,其語言表達已不成問題。在小學階段,兒童的語言能力持續發展,但差距拉大。研究表明,在幼兒園和小學一年級,口頭表達能力較強的孩子,在小學六年級時讀寫能力也比較突出。而兒童文學作品不僅提供了很好的語言範例,還可以激發兒童的聽說讀寫能力。兒童文學因其提供了豐富的語言環境、豐富的詞匯和表達方式,所以能讓兒童的語言發展更快。例如,圖畫書《月下看貓頭鷹》(Owl Moon),全書充滿了修辭豐富的句子。作品將樹木、狗、影子都擬人化,雪中的足印“跟隨我們”,樹木像巨人的雕像“直立著”,一隻農莊的狗“回應”火車的汽笛聲,而後第二隻狗“加入”了火車與狗一起“唱歌”的行列。而作品中隨處可見的比喻,更提供了生動的比較,如火車的汽笛,“就像一首哀傷的歌”,貓頭鷹移動著,“就像影子般,悄無聲息”,大地“有如夢境一般安靜”,月亮把他的臉變成“銀色的麵具”。在這些語句中,有些詞匯對兒童來說可能是不理解的,但在親子閱讀時,一方麵兒童可以借助圖畫來幫助理解;另一方麵父母還可以適當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