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發生認識論”創始人的皮亞傑(J.P.Piaget,1896—1980),其影響早已超越了瑞士本國,聞名世界。他的兒童心理學理論在心理學界贏得了最高聲譽,被認為是心理學領域中獨樹一幟的裏程碑。他的學說不但影響了整個心理學的發展方向,而且還直接導致了兒童教育、學校教學與兒童文學的深刻變革。皮亞傑的學說與兒童文學有著十分密切的聯係。這不僅因為這個學說的研究對象與兒童文學的接受對象具有一致性,而且由於它對考察帶有原始思維精神的兒童文學及其接受對象的審美心理結構有著哲學認識論上的意義,同時還對兒童文學的審美創造實踐與理論建構發生著實質性的影響與啟迪。皮亞傑的學說對兒童文學審美創造的啟迪是多方麵的。
一、“泛靈論”與兒童文學審美創造
皮亞傑認為,兒童的思維是一種處於“橫向思維”與“社會化思維”之間的思維,謂之“自我中心的思維”。這種思維的基本特征是主客體不分。同原始人一樣,兒童缺乏自我意識與對象意識,不能區分主體與客體,把主觀情感與客觀認識融合為一,即把主觀的東西客觀化,把世界人格化,這在處於“前運算階段”的兒童身上表現得尤為明顯。皮亞傑把兒童意識中物我不分、主客不分時,客體對主體的依賴關係稱作“依附”(adherence)。隨著兒童智力的發展,主體與客體逐漸分化,這種依附也就逐漸減弱。不同程度的“依附”有不同的表現形式[1],兒童的“泛靈論”即是最重要的一種。
兒童意識中的“泛靈論”是與原始意識中的“萬物有靈論”同構對應的。這種觀念認為大自然的萬事萬物由於各種看不見的精靈而具有生命。不但許多無生命的東西有生命,而且還和人一樣有感覺與意識。在生產力水平極為低下的洪荒時代,當赤身**的原始人麵對喜怒無常的自然現象時,驚恐和疑懼就同時籠罩著他們。天上有日月星辰、風雲雷電,地麵有滔滔洪水、森林大火、毒蛇猛獸……原始人無法理解這一切,便隻好求助幻想和虛構,按照人的麵貌,把自然萬物人格化,這就產生了“萬物有靈”的觀念。這種觀念進一步發展,就衍化為圖騰崇拜、神話與巫術。圖騰崇拜是人類在最低級的社會中對安全期望的非理性投影;神話是“人類最初發展階段的體驗的遺產”,是使人“膽戰心驚”的詩(容格語);巫術則是人類童年時代任意組合的邏輯思維所產生的神秘交感。作為生命黎明時期的兒童,他們的思維對外在物理世界的把握與原始人一樣處於模糊的混沌狀態,分不清物理世界與心理世界,分不清思維的主體與思維的對象,所以也分不清現實的與想像的東西,這就導致了兒童的泛靈觀念。在兒童眼裏,太陽會對人笑,月亮會跟人走,夜空閃爍的星星是在調皮地眨眼晴,閃電驚雷、狂風大雨是天公在發怒。而兒童正是這樣通過泛靈觀念把情感和意識賦予整個世界,使活動著的有機世界更加活躍昂揚,使僵死的無機世界充滿蓬勃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