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俄羅斯文學講座:經典作家與作品

第五講 丘特切夫:詩人哲學家

字體:16+-

丘特切夫是俄國當今公認的五大詩人之一, 也是西方公認的三大古典詩人之一(另兩位是普希金、萊蒙托夫)[1], 由於其深邃而超前的思想, 被稱為詩人哲學家, 並於1993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追認為世界文化名人。

一、探索的一生

丘特切夫(1803—1873)是俄國19世紀一位傑出的天才詩人, 他的詩歌在普希金之外, 另辟蹊徑, 把深邃的哲理、獨特的形象(自然)、瞬間的境界、豐富的情感完美地融為一體, 達到了相當的純度和藝術水平, 形成了獨特的“哲理抒情詩”, 對俄國詩歌的發展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在俄國詩歌史乃至俄國文學史上, 占有相當重要的一席地位。這在俄國已成為文學史的基本常識, 在當代也得到了世界的公認。

丘特切夫詩歌的第一個中文譯者瞿秋白指出:盡管丘特切夫詩才高超絕倫, 但“一生行事, 沒什麽奇跡”。丘特切夫1803年12月5日(俄曆11月23日)誕生於俄國奧爾洛夫省勃良斯基縣奧甫斯圖格村一個古老的貴族家庭。8歲開始跟從當時著名的詩人和翻譯家拉伊奇(1792—1855)學習古希臘羅馬哲學與文學、德國哲學與文學, 翻譯了一些古希臘羅馬詩人的文學作品。1816年, 他得到莫斯科大學教授、詩人梅爾茲利亞科夫(1778—1830)的讚賞和指導。1819年秋, 進入莫斯科大學語文係學習。1821年冬, 大學畢業, 獲得文學副博士學位。1822年2月進入俄國外交部工作。同年6月, 成為俄國駐巴伐利亞慕尼黑外交使團的人員出國工作, 在國外生活了22年, 並有兩次婚姻, 都娶德國貴族女子為妻。1843年, 才返回俄國, 擔任外國文學書刊檢察機關的官員。1850年, 與24歲的俄國美女傑尼西耶娃(1826—1864)戀愛, 並另外組建一個家庭, 同居14年, 生了3個孩子, 直到1864年傑尼西耶娃因病去世, 創作了著名“傑尼西耶娃組詩”22首。1873年7月15日, 他在皇村去世, 享年70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