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特瑪托夫曾經是蘇聯文學和當代俄羅斯文學的代表作家, 蘇聯解體後理所當然地成為吉爾吉斯斯坦作家。他的作品, 以其濃厚的民族特色、廣闊的人類視野、深刻的生態憂思、獨特的藝術成就, 在世界各國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一、從民族特色走向人類視野
欽吉斯·托列庫洛維奇·艾特瑪托夫(1928—2008), 1928年12月12日出生在吉爾吉斯斯坦南部天山之麓塔拉斯山區舍克爾村一個農牧民家裏, 那裏有高聳的群山, 廣闊的草原, 是吉爾吉斯斯坦傳統文化的發源地之一, 流傳著許多神話、寓言與傳說。韓捷進指出:“正是巍峨的群山和遼闊的草原賦予了他遊牧民族特有的熱情、豪放、坦誠和質樸, 草原上變幻的雲和自由的風為他的想象插上了翅膀, 吉爾吉斯民族在漫長的曆史長河中創造並積累了豐富的民間神話傳說, 像血液一樣不息地流淌在艾特瑪托夫的藝術血脈中。”
艾特瑪托夫自幼隨父母到城裏讀書, 學習俄語和各種文化知識。但喜愛孫兒的祖母時常把他接回山裏住。祖母是一座神話和民歌的寶庫, 總有講不完的神話和逸聞趣事, 唱不完的民歌, 艾特瑪托夫後來宣稱, 正是祖母使他“感覺到自己和周圍的人們, 周圍的世界, 和一定的文化有著不可分割的聯係”。9歲時, 父親在肅反運動中蒙冤致死, 母親被迫領著四個孩子回到山裏, 年幼的艾特瑪托夫過早地感受到了現實生活的艱難, 並且不得不輟學。青少年時代衛國戰爭爆發, 14歲的他先後當過村蘇維埃秘書、稅收經辦人, 經曆了戰爭年代後方的艱難、悲慘和痛苦。正如作家自己所說, 這段時光促進了他對民族文化、民族性格和人性特點的認知, 奠定了他人生觀的基礎。戰後, 他繼續上學, 1946年讀完八年級後, 先後在江布爾畜牧獸醫專科學校和吉爾吉斯農學院學習。1953年農學院畢業後到吉爾吉斯畜牧研究所實驗場工作。大學畢業後, 他成為畜牧技術員, 並開始業餘創作, 1952年發表第一部作品——短篇小說《報童玖伊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