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爾仁尼琴是20世紀俄羅斯文學的奇才, 也是俄國繼蒲寧(1933)、帕斯捷爾納克(1958)、肖洛霍夫(1965)後第四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1970), 他熾熱的人道主義情懷、獨特的寫作風格, 在世界文學中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一、艱難而幸福的一生
索爾仁尼琴(台灣地區譯為“索忍尼辛”, 1918—2008), 1918年12月11日生於俄羅斯北高加索的基斯洛沃茨克市。父親伊薩基·謝苗諾維奇·索爾仁尼琴曾在沙俄軍隊中供職, 在兒子出生前不久死於一次狩獵事故[1]; 母親塔伊西婭·謝爾巴克是中學教師。由於他是個遺腹子, 一直跟隨母親長大, 全靠母親微薄的薪水維持, 生活頗為艱難。1924年, 他隨寡母遷居到頓河上的羅斯托夫市, 並在這裏最好的學校馬裏維奇學校讀完中學。
母親虔信宗教, 對童年和少年時期的索爾仁尼琴有很大的影響。舅母伊琳娜進一步加強了這種影響, 美國學者約瑟夫·皮爾斯甚至認為:“舅母虔誠的精神給他造成了恒久的影響。”正是在舅母的影響下, 小索爾仁尼琴開始熱愛文學經典:“伊琳娜還是一個狂熱的藝術愛好者, 她逐漸使她的這個外甥開始對文學懷有一種初始的、永久的愛。她有一個巨大的藏書室, 並且鼓勵索爾仁尼琴用這個藏書室來滿足他日益增長的、貪婪的閱讀渴望。他似乎也完全不需要鼓勵。在他和舅母同住的日子中, 他熟識了普希金、果戈理、托爾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屠格涅夫和大部分俄羅斯名著。十歲時, 他初次閱讀《戰爭與和平》, 隨後, 在接下來的幾個暑假中, 他又多次重讀它。正是在這段成長時期中, 他開始將托爾斯泰看成一個典型的俄羅斯作家、一個值得崇敬的俗世中的偶像、一個應當效仿的榜樣。”而且, “舅母伊琳娜的藏書室並不局限於俄羅斯文學。莎士比亞、席勒, 尤其是狄更斯, 都對他產生了影響。他最喜歡的一個作家是傑克·倫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