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俄羅斯文學講座:經典作家與作品

第十四講 普拉東諾夫:追尋真理和生存意義的哲理小說家

字體:16+-

普拉東諾夫是俄國20世紀出色而富有哲理深度的小說家之一, 他反對官僚主義, 反對理性的專製, 追尋真理和生活意義, 在俄國現當代小說中獨樹一幟, 但因為受意識形態影響, 直到20世紀80年代才逐漸回歸, 廣為人知。

一、自學成才的哲理小說家

普拉東諾夫(1899—1951), 原名安德烈·普拉東諾維奇·克利緬托夫(後發表作品時借用父名作筆名, 改姓普拉東諾夫), 1899年8月20日生於俄羅斯中央黑土區沃龍涅日市郊驛站村一個鐵路工人的家庭, 父親是鐵路機車修配廠鉗工, 把誠實的品格和高超的技藝傳給了他, 母親是鍾表匠的女兒, 溫厚善良, 多病早亡。普拉東諾夫7歲進教會學校學習, 後進入沃龍涅日市立中學學習。但作為一個有11個孩子的大家庭的長子, 1914年他不得不輟學做工, 幫父親分擔家庭重擔。他先後當過火車司機的助手、管道廠的鑄造工、機車修理廠工人, 每天都要工作十幾個小時。他後來在20年代的一篇自傳性文章中回憶道:“我的日子過得很艱難, 生活把我從孩子瞬間變成了成人, 我沒有時間做青年。革命前我是個孩子, 革命後已來不及成長, 生活驅使我馬上皺緊眉頭努力打拚。”

1918年, 他考入沃龍涅日綜合技術學校, 接著進入沃龍涅日鐵路綜合技術學院學習, 並開始參加文學生活, 思考哲學與人生問題, 還發表了一些政論、詩歌、短篇小說, 沃龍涅日人送給他一個綽號“工人哲學家。”從1919年起, 他與無產階級文化派有所交往, 與“山隘派”作家皮裏尼亞克、伊萬·卡達耶夫等關係較好, 並受到其一定的影響, 也受到以赫列勃尼科夫等為代表的俄國先鋒派文學的影響。1919年夏, 他參加紅軍, 先後擔任過戰地記者、軍用列車司機助手、鐵道兵特種部隊戰士, 1921年因患傷寒和肺結核而複員, 隨後領導沃龍涅日的抗旱特別委員會, 並在鐵路綜合技術學院繼續學習。1924年完成了鐵路綜合技術學院的學業, 先後當過土壤改良技師和農業電氣化專家, 並於1926年被推選進農業經濟和林業工作聯盟中央委員會, 舉家前往莫斯科, 不過很快又被解職, 派往坦波夫省土壤改良管理部門工作。但他仍然熱愛文學, 刻苦自學, 繼續從事文學創作。為了深化思想, 開拓視野, 他還廣泛自學多方麵的知識, 阿格諾索夫等指出:“普拉東諾夫的辦公桌上, 除了與工作有關的筆記、經濟報表、圖紙以外, 還有關於古代曆史、土地使用的書, 最新的物理學與數學, 也有馬克思、列寧、托洛茨基、布哈林與Н.別爾嘉耶夫、Н.費奧多羅夫、П.弗洛連斯基等人的著作, 有無產階級詩歌, 有普希金、果戈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1927年, 他定居莫斯科, 開始從事專業文學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