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賽寧是20世紀俄羅斯大詩人之一, 同時也是俄國文學史上最後一個鄉村詩人, 其詩歌出色的藝術成就和對人與自然關係的超前憂患, 使他在今天更具有一種警醒世人的獨特魅力。
一、具有傳奇性的短暫一生
葉賽寧(1895—1925)雖隻活了30歲, 但他這短短的一生, 是具有傳奇性的一生。
首先, 他的個人奮鬥經曆乃至死亡都具有傳奇性。1895年9月21日, 葉賽寧出生於俄國中部梁讚省梁讚縣庫茲明鄉康斯坦丁諾沃村的一個農民家庭, 從兩歲起, 他就被寄養在外祖父家裏。1912年, 16歲的葉賽寧從斯巴斯-克列皮克教會師範學校畢業後, 滿懷好奇和豪情, 來到莫斯科, 尋找自己奮鬥、發展的道路。他先後當過書店的夥計、印刷廠的校對員。有一年半的時間, 他在沙尼亞夫斯基創辦的人民大學聽課, 了解了很多國家的民間創作和神話, 精通俄國文學及外國文學。同時, 他還參加了蘇裏科夫文學與音樂小組, 經常參加工人的集會, 到工人中去散發傳單。1915年, 他來到彼得格勒, 試圖在那裏獲得較大發展, 果然因為詩歌而一舉成名。1916年, 他應征入伍, 直到1917年二月革命才離開軍隊。從1919年至1923年, 詩人經曆了一個“精神危機”時期, 他經常酗酒鬧事, 打架鬥毆, 表現出憂鬱悲觀、**不羈、玩世不恭的所謂“葉賽寧氣質”, 他的頹廢、複雜的情緒集中表現在組詩《莫斯科酒館之音》中。1922—1923年, 他隨同夫人——美國舞蹈演員伊莎多拉·鄧肯長時間地遊曆了歐洲(德國、法國、意大利、比利時)和美國, 資本主義世界的金錢崇拜和大工業的蓬勃發展, 使他對城鄉關係有了新的看法, 更傾向於城市和現代化生活, 但他骨子裏又是一個鄉村詩人, 對大自然尤其是被工業文明吞噬的大自然有一種刻骨銘心的愛, 這使他時常處在矛盾而痛苦的心境中。葉賽寧最初熱烈歡迎革命, 但到20年代初, 他已深感革命所帶來的結果並不太妙, 他公開表示反對蘇維埃政府要求藝術家無條件服從政權的製度, 這使他的處境更進一步惡化。1925年12月28日夜, 在列寧格勒一家叫作“安格列傑爾”的旅館裏, 正當盛年的葉賽寧突然去世。以前一直被以定是自殺, 近年有人對此表示懷疑, 認為應是他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