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 把傳統的和現代的小說因素交織在一起。小說的題材, 是當時許多俄國現實主義小說家慣用的, 其恬淡的場麵描寫, 常使人將其與果戈理的《密爾格羅德》和《狄康卡近鄉夜話》聯係在一起; 小說中出現的神秘的城市氛圍, 又使人想起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彼得堡小說”。然而, 這部小說對人物“無意識的”、流動的心理過程的再現, 對怪誕的、分裂的人物性格的塑造等, 在世界小說發展史上卻無疑具有創新意義。而且, 這部小說還曾被稱為“裝飾性童話”。小說中斑斕的色彩, 仿佛是作者象征主義的詩歌追求在小說創作中的繼續; 小說中不斷出現的對舊詞舊義的翻新, 自造詞匯的運用, 乃至對語言的習慣用法和語法的有意違背等, 又似乎是對別雷自己及同時代人所倡導的“話語革命”的一次有意識的實踐。所有這些, 都使這部小說具有了濃重的現代色彩。
小說的第三個特點是敘述者視角的變換。周啟超指出:“作家在這裏采用一種被風格化的童話性來展開敘述, 利用講故事者的語言機製來做遊戲。別雷吸取俄羅斯文學中運用童話來敘述的傳統, 尤其是果戈理在《狄康卡近鄉夜話》中的敘述形式, 有意識地開掘那個全部身心沉浸於民間語言自由氛圍中的講故事者的視角變換能力, 以敘述語言風格本身的大起大伏、非邏輯性與荒誕不經來凸現所顯示著的世界的荒誕性。”
由於《銀鴿》的藝術創新與出色成就, 使得別雷一躍成為20世紀俄國重要的小說家。勃洛克稱讚它是“天才之作”, 勃留索夫認為:“在這部小說中……他揭示了瞬間的感覺和對我們的現實生活的理解, 他向我們展現了當代俄國的驚人景象”, 並稱別雷是“當代文壇最傑出的人物之一”。
《彼得堡》中的故事發生在俄國與日本交戰失敗後的1905年9月底10月初的十幾天裏, 地點就在陰冷潮濕的彼得堡, 主要有三條情節線索:阿勃列烏霍夫一家三口的故事; 亞曆山大·伊萬諾維奇·杜德金、利潘琴科等恐怖政黨(“輕率政黨”)的活動; 謝爾蓋·謝爾蓋耶維奇·利胡金、索菲婭·彼得羅夫娜·利胡金娜的夫妻關係。